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高端人物
  • 9月25日,由北京市人社局主办、市就促中心和西城区人社局承办的“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首届数字人才专项赛决赛暨资源对接系列活动在北京金融科技中心举办。在活动主会场,“数字人才扬帆行动”正式启动,将从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继续教育基地设立、前沿研修项目举办等维度精准对接数字人才成长需求。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人才是支撑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
  •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9部门联合印发《“技兴齐鲁 乐业山东”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在2025~2027年,以“技兴齐鲁 乐业山东”为主题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针对就业重点群体,组织受经济环境变化冲击较大的企业在岗职工开展技能提升、转岗转业等培训。
  • 9月23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规划所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期间,职业院校围绕国家战略调整专业结构,新增专业点1.2万个,其中50%为工程、技术类专业。
  • 日前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2022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闵思达凭借扎实精湛的专业技能、真挚温暖的照护服务、流利自如的英语交流,从全国30名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世赛项目)金牌,这也是该校继2020年以来获得的第三块该赛项金牌。
  • 日前,记者从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局了解到,作为该市创新推出“234”工作机制,构建规范化、透明化、数智化校服管理新生态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福州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服务数字应用模块正式上线,助力解决校服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款式选择“一言堂”、采购过程不透明、质量保障存隐患等问题。
  • 家长导师制是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条文走向落地实践的关键载体,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协同支持,而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更需在其中发挥主导引领作用。
  • 政策明确要求树牢“五坚持”红线:坚持全面覆盖。义务教育起始年级除仅有一个班级的外,均应采取阳光分班;坚持均衡配置。力求每个班级师资配备合理均衡、学生总数基本一致、男女生比例等大体相当;坚持阳光公开。
  •   今年中秋节,陶汝琴没有回家与父母团聚,而是约了6个小伙伴,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湖南省炎陵县龙景山麻风病康复村。这是陶汝琴自大一以来,第10次进麻风村了,也是第7次去龙景山。   陶汝琴是湖南商学院
  •   痴迷地图35年,讲授地图26年,在地图世界里,他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朱良:地图人生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副教授朱良的办公室,就是一个地图世界。高毅哲 摄   每学年初,朱良都会举办地图藏
  •   “农民的夸奖是最高的褒奖”  ——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  今年秋分小麦播种时,山东省滕州市级索村老支书王其金,望着金黄的田野,久久沉浸在老朋友余松烈的离世之中。“每到这个季节
  • 广州大学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都叫她“李妈妈”——李敏:亦师亦友 亦姐亦母  广州大学学生木拉提对自己辅导员李敏的依恋比对亲妈还深。与女朋友确立关系前,他先征求李敏的意见,“李妈妈不反对,我才开始谈”。今年
  • 张秉政在运河旁做笔记  如果不是对运河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年近70岁的淮北师范大学张秉政教授的退休生活应该会很闲适。  “每考察一个地方就像进行一场战役,这一仗应当说打得漂亮。”站在北京通州运河遗址旁,张
  • 无论作物生长还是青少年的成长,都遵循同样的规律邓秀新院士:顺境出产量 逆境促品质  谢婷婷制图  从懵懂的乡野少年到“柑橘院士”,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邓秀新在长期的柑橘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屡有突破。  在他
  •   在今年的第五届“泛海扬帆杯”重庆创业大赛决赛中,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杨成兴的“野夫钓鱼”项目荣获一等奖,并拿到5万元创业扶持金。  连杨成兴也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个获奖的创业项目了。这些年,这名
  • 游走在两种语言文化间——记法兰西学院新任通讯院士、北大法语系教授董强  近日,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得到法国法兰西学院任命,正式成为法兰西道德与政治学院“综合学科”类终身通讯院士,他也是200余年来首位进
  • 师生互爱 彼此欣赏汪曾祺在西南联大②  汪曾祺在多篇文章中提及,联大教授爱才。其实这既是他耳目所接,更有自己的亲身体会在里面。尽管上课比较随便,却“颇具歪才”(汪自称),这让一些教授对其刮目相看,尤其是
  • 派驻泰顺11年 浙大教授汪自强把论文写在大山深处  核心提示:当59岁的浙大教授汪自强出现在泰顺县泰龙茶叶专业合作社门口时,村民们争相上前打招呼。有人握住老汪的手,有人拍拍他的肩膀,仿佛自家兄弟回家一般。汪
 52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