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高端人物>正文

“农民的夸奖是最高的褒奖”

时间:2017-04-17 08:35:25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农民的夸奖是最高的褒奖”

  ——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

  今年秋分小麦播种时,山东省滕州市级索村老支书王其金,望着金黄的田野,久久沉浸在老朋友余松烈的离世之中。“每到这个季节,余先生都在这里向俺和村民介绍小麦增产的新技术,现在再也看不到他了。”王其金哽咽着说。

  作为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的成长是从农村起步的,他的成果是和农民一块干出来的。他曾说:“我既没有高学历,又未曾留过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知识分子。我搞的专业——小麦栽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不是高新技术学科,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我的成长过程是向实践学习,向农民学习,不断搞实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因此,他对农村、对农民有一种特殊的热爱和感情。

  余松烈一生致力于小麦栽培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他研究推广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多次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为推动小麦增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余松烈“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他最看重的是农民的笑脸

  都知道山东人爱吃馒头,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很多农家的餐桌上还是以煎饼和窝头等粗粮为主,即使这样还常常填不饱肚子。一个重要原因是,主要农作物——小麦产量太低。

  据有关资料记载,1972年,山东省小麦平均亩产才97.5公斤。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喜事来客,农民才能吃上一顿细粮面食。因此,解决农民吃细粮的难题就成为余松烈执着研究的课题。

  就在这年,余松烈带领学生到滕州农村进行教学实习。一个现象引起他的关注——该县的高产麦田亩产已达到200公斤。于是,他开始对滕州小麦栽培技术进行系统考察和深入研究。

  1974年,余松烈送走到滕州实习的学生,自告奋勇要求留下来蹲点研究。滕州县有个史村,曾是科学种田的先进典型,1966年,全村小麦平均亩产曾达到372.5公斤,但直到1974年,史村小麦产量始终徘徊不前。

  回忆起余松烈在史村的栽培试验,村支部书记薛振祥说,他白天到田间地头搞调查,晚上点煤油灯找原因,不久就提出了“六改”栽培法,即改换主栽品种、改播种量较大为适当压缩播种量、改适时晚播为适时早播、改耧播为机播、改行距、改重施拔节肥。

  这一改,可不得了。1975年,史村82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57.5公斤。

  1975年夏收后,余松烈总结史村“六改”试验成果,并开始在该县推广。秋播时,余松烈又选择姜屯公社黄庄大队进行人工小麦精播高产栽培试验。当时,小麦精播的理论有了,但没有精播机。余松烈选了两亩地,用两个品种进行点播试验。他和学生一边劳动示范,一边指导农民点播。当年,又创下我国北方冬小麦高产纪录。

  在滕州蹲点的5年,是余松烈一生最难忘的时光。他曾在自传中写道:“这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紧张、最兴奋的时期。虽然生活比较艰苦,劳动比较沉重,但我始终沐浴在农民的温暖友情中,是我向农民、向生产实践学习的最佳时刻,我在业务上获得了较大丰收。”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余松烈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余松烈获得过无数的荣誉,但他最看重的是1996年6月,喜获丰收的120万滕州农民自发为他颁发的金质“丰收”勋章,上面写着“科技兴农、功勋卓著”。他认为,“农民的笑脸是内心的流露,农民的夸奖是最高的褒奖”。

  他最牵挂的是试验麦田

  余松烈与麦田打了67年交道。哪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最放不下的依旧是麦田,麦穗在他眼中是活生生的生命。它们低垂着脑袋,像是诉说,也如同致敬。所以人们都说,来到地头的余松烈,永远都是笑着的。

  “他一直很关注小麦的生长情况,年龄大了走不动之后,就让我替他到麦田去观察,然后回来向他汇报”。余松烈的学生董庆裕教授回忆说。

  人们清楚记得,2010年6月,已九十岁高龄的余松烈照例来到泰安市岱岳区马庄小麦高产攻关田。每年6月初,是鲁中地区小麦即将成熟的时候,余松烈总要实地考察一番。

  这天上午,余松烈特别高兴,似乎忘记了炎热和劳累。看到丰收在望的小麦高产攻关田,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综合这几年的研究数据,要适时早播。”他接着嘱咐身边的技术人员:“今年秋播,还是应该适时早一点,争取达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大家劝余松烈早点儿回家休息,他执意不肯。后来,他的女儿说,那次他回去就累病了,一躺就是十几天。然而,这一趟现场考察,余松烈没有白来,他的技术指导大家都记在心里,并落实到了行动上。次年秋播,高产攻关田有了很大改进,完全是按照余松烈的叮嘱播种的。

  2011年6月,余松烈再次来到马庄大寺村,听取测产情况汇报,实地查看小麦长势。当听说小麦测产每亩理论产量能达到820公斤时,他高兴地说:“今年小麦长势好,如果近期没有大风大雨,有希望创造新的高产纪录。”

  可是,这一年高产攻关田在收获后期遇到了干热风,实际产量每亩未能突破800公斤,给满怀希望的余松烈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2012年春天,余松烈身体更加虚弱,他感到不能亲自完成小麦亩产800公斤的目标。3月30日,他拿起笔,颤颤微微地给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赵延兵和研究生处处长、小麦专家王振林写信,并把他们叫到面前,嘱咐他们继续搞好小麦高产攻关。

  次年3月的一天,山东省农业厅负责同志到泰山疗养院看望余松烈,祝他92岁生日快乐。余松烈没把自己的生日当回事,却把组织全省力量试验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实现小麦亩产800公斤目标一事郑重地提了出来。

  2014年6月,余松烈念念不忘的高产攻关田目标最终得以实现。3.14亩验收田平均亩产达817公斤。这个结果,余松烈热切盼望了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

  据统计,他研究创立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惠及北方6省,累计应用于3亿多亩麦田,实现小麦增产130多亿公斤。

  他最在乎的是学生实践

  余松烈主张“实践第一”,特别重视对农村科技人员的培养。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示范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过程中,他走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田间课堂”遍地生花。

  他强调“在实践中练本领”,在教学、科研实践当中,他带出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现已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著名的院士和专家。

  “我的成绩离不开余先生的指导。”提起余松烈,学生于振文满怀敬意,“我从余先生那里学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于振文是余松烈指导培养的硕士研究生,1982年,于振文研究生毕业时,余松烈正主持“山东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课题,他带着于振文每天骑着自行车在试验点来回跑。

  之后,于振文成了余松烈的得力助手,很快在研究实践中成长起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松烈成为农业部小麦顾问组成员后,又积极推荐于振文参加顾问组的工作,给于振文指方向、压担子,直到他当选为院士。

  除了于振文,余松烈还培养了一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李振声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曾经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

  “论文写在田野,成果留在农家”。斯人已逝,“余”风长存。(本报记者 张兴华)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4日第1版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