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山下,红色血脉奔涌不息。7月22日,西北师范大学“追寻红色足迹、赓续延安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中国人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践团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校际的青春寻访与精神对话,共同踏上了一堂厚重且鲜活的思政实践课。
走进革命殿堂,这里陈列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无声的史诗。三校青年并肩穿行于历史长廊,在泛黄的电报、磨损的军装、珍贵的照片前驻足凝望。西北师大“小红马”讲解员声情并茂,将课本中的历史转化为馆藏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这张简陋木桌,曾是党中央运筹帷幄的指挥台;这盏斑驳马灯,照亮过整风运动的深邃思考。”人大同学感慨:“触摸历史实物,才真切感受到延安时期的艰苦卓绝与信仰光芒。”西电学子在发报机前久久停留:“科技报国的种子,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就已萌芽。”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延安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践团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精神”展区,“小红马”宣讲团成员郭书源主动牵头,以《延安精神的三个时代注脚》为题发起跨校分享:“从革命年代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改革开放后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新时代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延安精神始终在与时俱进。”这一观点引发三校学子热议,中国人民大学同学补充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当代实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同学结合科技报国谈了“艰苦奋斗”的新内涵,现场成为一场生动的理论交流会。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延安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践团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宣讲活动(图片为郭书源宣讲)
思想的火花在红色圣地激烈碰撞,延河水见证着青春誓言的铿锵回响。三校青年以实际行动,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