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政在运河旁做笔记
如果不是对运河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年近70岁的淮北师范大学张秉政教授的退休生活应该会很闲适。
“每考察一个地方就像进行一场战役,这一仗应当说打得漂亮。”站在北京通州运河遗址旁,张秉政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这情景的确令人心潮澎湃。10月20日,随着最后一个遗产点北京的考察结束,历时3年,以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渠、永济渠为半径,西至洛阳,北到北京,南至扬州的“行走隋唐大运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动正式宣布收官。
3年的时间,张秉政和他的团队跨越了5省2直辖市和30余个地县市,可谓是“行走运河八千里,胜读史书两千年”。
“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有一份极为特殊的故乡情结,自然对这条曾经拥有过辉煌的地下千里文化长廊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说起发起考察活动的初衷,成长在汴河入濉处古老运河边上的张秉政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为所在学校属地淮北的加快发展、助推运河申遗做点实事。
2013年,中国大运河申遗进入冲刺阶段,这一年,作为淮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硕士生导师的张秉政退休了。“我的梦想就是青年搞创作,中年做学术研究,老年做乡邦文献。”于是他决定展开行走运河文化研究。
为了收集整理丰富的运河资料,他跑遍了图书馆和运河博物馆,带着弟子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不放过任何关于运河的信息。
他对遗产点、运河码头等需要考察的对象进行了详实记录,仅记录遗产点资料的笔记本就近10个。在沿着运河这条文化线路行走的过程中,以“走运河,话两岸,溯历史,展民俗,看变迁”为行走宗旨,制定了“世界遗产点、大地风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位一体立体式考察的思路,打破了传统行走考察的呆板和单一。
天有不测风云。在大体走完安徽境内运河时,张秉政在一次拍摄中不慎左脚踝造成粉碎性骨折,这场精心策划的赶在中国大运河2014年6月申遗成功之前的文化考察之旅不得不暂时中止了。
“待我的腿稍有好转,哪怕是坐着轮椅,我也要坚持走完预定的行程。”张秉政在病床上咬着牙强忍着剧烈的疼痛坚持作康复训练,坚持整理资料。
2015年4月,在上海做了第二次恢复手术,病情还未完全康复的他于2016年春节过后,带着他的团队再次起航了。
作为“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的领队,在整个“行走”过程中,他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之中。行走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交通不便,由于考察遗产点多在偏僻处,有时查阅资料和地图都找不到确切的方位。
在河南道口镇,考察组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寻找古城墙遗址,经过翻阅地图,卫星定位,沿途打听,最终在一个村子的西头看到了城墙的“身影”。
在邯郸市馆陶县运河交汇口秤钩湾的考察中,天降大雨,路面泥泞不堪,队员们担心他的身体,都劝他在路边拍几张照片就行了,没必要跑到河边去。
“都到了运河边上了,哪有不下去考察的道理?”他和弟子在相互搀扶中一瘸一拐地来到了河边,完成了考察和拍摄。
回想当时的场景,张秉政也觉得有些后怕。但他说:“可别小瞧了这个秤钩湾,古老的运河(在这里称卫河)八百里流转,在这冀鲁豫交界处汇集了淇河、安阳河、汤河十多条支流,文化考察就要距离现场近些,再近些。”
“张教授著作等身,退休了该享享清福了。但他停不下来,他是一个视运河文化为生命的人,为发掘运河文化不畏辛劳,不计名利,某种意义上他已经和运河融为一体了。”多次和张秉政教授行走运河的媒体人王军这样评价张秉政。
“行走运河八千里,胜读史书两千年。”张秉政说,行走的过程中,不仅要采访,要拍摄,要记录,更要紧的是要思考。
他在行走内容的选择上颇花费了一番心思。张秉政认为,大运河是谜,是一本厚重的书,是依然鲜活的上通古、下通今的历史文化长廊。“这个行走确实具有很强的挑战性,文化遗产里面的景物、人物、器物,既要有历史温度,又要体现今日的气息,甚至也能隐喻出未来的某些寄托,不然就会掉入凌乱无序的碎片之中。”
怎样才能从绵长宏大的空间维度提炼出有代表性的景象,这是张秉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在行走过程中着重记录运河历史发展的变迁,关心当地政府对运河遗址的开发和保护。
在河南新乡合河村考察遗产合河古桥时,眼前的景象让张秉政目瞪口呆,为了面子工程,村外的工厂街道干干净净,粉刷一新,而作为世界运河遗产的合河古桥却像一个无家可归的老人一样,垃圾遍地,荒草丛生,明显有危桥标志的桥面上依然车辆往来不断。
张秉政找到了附近的村民询问古桥管理处。在村民的指引中,河边一间不大的小屋上挂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合河古桥管理委员会”,而门却紧闭着,早已经人去屋空了。
“我们要将这里的一切反映到上级主管部门,写到书中,用这种方式来唤醒当地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张秉政说。
在大名府探寻狄仁杰祠堂碑时,更是让考察队员们瞠目结舌。一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坐落在一条道路旁边,每天过往车辆尘土飞扬,让整个碑身看不出任何字迹,碑外破败的亭子也像是诉说着当地的文物保护现状。看到此,张秉政举起相机,连拍了十几张,准备发给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
在河南开封朱仙镇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板年画时,张秉政被当地的木板年画传承人所感动。当他听说开封木板年画传承人任鹤林自己出资成立木板年画博物馆,他激动不已;当他看到古稀老人张保德历时4年完成木板年画《清明上河图》时,他当即掏出现金就要买下;当他知道老人的儿孙不喜欢木板年画而另谋它业,木板年画无人传承时,张秉政流下了眼泪。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们已经飞过。”考察虽然结束,可张秉政的心结却还未解开,他还要编撰《运河边上的中国》《寻找被遗忘的世界文化遗产》等著作,举办主题图文展、隋唐大运河两岸民俗风情展、《行走隋唐大运河》专题报告会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运河、保护运河,传承运河文明。
“穷秋追梦远,矫首顾八荒。莫问君行处,四方闻野香。”夜幕下,张秉政口占了一首小诗,用来表达自己对运河的情怀。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