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时评
  •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多。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上进心、学习好、三观正,但有时候自己却疏于学习,懒得进步,长此以往,我们已然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在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天
  •   “家长群”这种神物,是这两年随着微信在中国的大范围普及而迅猛发展起来的。  至少在上海,如果孩子开始上学了,无论是参加早教、课外班、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家长便一定会参加一个,甚至是不止一个专门
  •   最近总是在新闻媒体、网络上看到孩子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  针对最近校园欺凌案件频发的情况,今年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专门下发
  •   教育家叶圣陶说: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培养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有一次在课上,为了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疲乏感,我突发奇想让学生做一个
  •   美国普渡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表示——  教师也要学会应用新技术  “短期内,在线教育不会取代大学教育。”日前,在由美国驻中国广州总领事馆和北京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6中美教育高峰论坛上,
  •   每年10月,“国际教师节”如期而至。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彰显世界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而倡议设立的节日。关于教师与教育的意义,“国际教师节”带给我们不同的理解。   1966年10月5日,国际劳工组织和
  •   机器人教育不普及,产业发展难提升  ——来自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观察  “机器人在未来肯定会成为人类的伙伴,但是要成为一个伴侣和朋友的话不仅需要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还需要在交互中表达情感与想法,这是一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近期发布第十五期《教学聚焦》,主题为“培养能够促进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学校领导力”,重点介绍了经合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培养学校领导力以促进学习:来自2013
  •   家住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镇迤那村的狄亮(化名)今年9月开始读他的第4个学前班了,至今也不会完整地写自己的名字。教过狄亮的老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曾经让高年级的学生握住狄亮的手教
  •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专家谈”  创新人才培养:澄清误区才能明辨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工作力度空前加大,各级政府强化统筹协调力度,各类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深
  •   福建宁化县红旗小学的李老师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因为一次买菜成了当地“网红”——7天前,李老师因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被县里通报批评。  事件扫描:因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被通报批评  事件缘起是一份网传
  • 2017年国考148.63万人过审 报考职位需求“冷热不均”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7年度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于26日18时结束,共有211.5万人报名,其中,148.6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  与往年相比,今年
  • 我的新家庭教育观孙云晓(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我国的家庭教育正在变为学校的第二课堂,父母正在“沦”为助教。我们应该树立新家庭教育观,即尊重儿
  • 超越个体经验的家庭教育研究康丽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家庭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劳动和生育的存在。儿童的家庭生活业已和社会生活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私人领域的家庭,需
  • 儿童阅读从家庭出发陈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关注当下的家庭阅读的同时,应重视中国原创读物阅读、分龄阅读、均衡阅读,以及与社会和学校联动的阅读。  当前,随着社
  • 中国社会建设必须补上家庭这个短板鹿永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新华社国内部重大报道策划中心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相较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家庭建设成为短板
  • “家庭育儿”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陈学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教育儿童发展专家)  环境不仅仅塑造当下的孩子,影响他们的身体、心理以及行为模式,而且能够通过影响基因结构而塑造未来的孩子。
  • 家庭教育立法中的几个问题李明舜(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由新旧变革而引发的社会动荡的很多责任或代价。关注家庭
  • 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因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家庭及个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冲突和挑战。要对当下的家庭教育现状开展研究,必须重视
  • 我的家庭教育观卢咏莉(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孩子离开父母之后的表现,才是衡量家庭教育好坏的标准。因此,父母应深入理解家庭教育的任务,努力掌握儿童心理、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