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航: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 ▲
最早看到这句话,是在连岳老师的文章里,原文是:
要按照你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照你生活的去想。
据说他当年和老婆散步,顺便买了份报纸,刚好看到这句话,于是就选择了…… 辞职。
当时他的工作不错,收入也远高于平均水平,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而且越来越不开心。这种负面的情绪积攒到了一定程度,最后碰到了这句话,一瞬间,“砰” 的一声就被点燃了。
我猜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瞬间。
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在外人看来稀疏平常,但它已经按下了你心中的播放键,让你听到了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
◆一句话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如果说有哪句话曾经改变过我,我猜这句应该能够排到 TOP3。
我知道这是五月天的一首歌,不过我最早看到这句话,却是在一档名叫《搭车去柏林》的旅游节目。
那是 2009 年的一个夏天,一个叫谷岳的美籍华裔小伙子,还有一个纪录片导演名叫刘畅,历经三个月的时间,从北京的后海一路依靠搭陌生人的车,最终到达了柏林。
故事起源于谷岳对身在德国的女朋友的一个约定,准备用搭车的方式,去柏林找她。
在这场历时三个月,穿越十三个国家,经过一万六千多公里的旅行当中,我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一路上的各种好心人,当时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其实我对旅行本身并没有多少向往,但是能够忠于自己的内心,不给自己过多的委屈,是我一直都在努力的事情。
本片的主人公谷岳在大学毕业后,在通用电气工作了两年,但是因为不想一辈子都过这样 “无聊的生活”,所以 2003 年把家当全部卖掉开始了边打工边旅行的生活。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去年新世相发起的那个 “逃离北上广” 的活动。大家心里都有积攒已久的情绪,所以那么一段文字,就足以把大家给点燃。
每当我犹豫不前,无法下定决心的时候,我总会拿出这句话看两眼,提醒自己这辈子可能很快就过去了。
◆一件事 ◆
前年过年的时候,回到老家跟一个老同学吃饭。
过程中自然聊起了家常,我随口说了一句:你妈妈还好吧?
结果她的回答,让我突然有点不知所措。她说:
我妈得癌症了,这应该是我陪她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
当时她说得轻描淡写,我猜她早已哭干了眼泪,现在已经能够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了。直到那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的父母已经不再是那个永远年轻,永远陪在我们身边的人了。
那天和她吃完饭,我回家悄悄观察了在家刷碗的老妈和看报纸的老爸,这才发现原来时光的流逝从来都会留下印记,没有看到只是因为你没注意。
半年过后,那位同学的母亲去世了。
每当母亲节,我的朋友圈被各种妈妈的照片刷屏时,我总会小心翼翼地给她发一条微信,插科打诨式地安慰她。
这个时候她总会给我发一句:
谢谢。我现在很好,已经习惯了。
我们人类真的是一种特别能习惯的动物。但有时候这种习惯是可怕的,你会对得到的东西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应当。但实际上,它们有可能转瞬即逝,来不及等你后悔。
所以每当我把朋友的关心,父母的爱护当作理所当然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当时和同学吃的那顿饭。它会提醒我,这一切其实得来不易。
◆一个人 ◆
每当我们做出一个艰难选择的时候,尤其是当这个选择背离了大众普遍看法时,你多少都会有些无助和无奈。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朋友和你一样,是人群中的 “异类”,你就会感到倍加的温暖。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她叫雅君。
她和我一样,大学一毕业就出来工作,并且在已经拿到了司法资格证的情况下,毅然放弃了当一名律师,而选择自己喜欢的记者职业。
当时的这个举动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妈妈觉得一个女孩子做什么记者,还是考个公务员比较 “稳定”。不过,她没听家里人的话,跑去媒体实习,也因此不好意思再用家里给的生活费。
实习的单位在市区,因为没钱在市区租房,所以每天要坐五六个小时的公交车通勤。实习后期,有了点工资,就和同学租了个几平米的隔断间。一个屋子里住了大概十几个人,洗个热水澡都得排队。
当时的生活动荡混乱。父母为她一意孤行而痛心疾首,而实习记者能否转正还是未知数,经济上也同样压力山大,在食堂连个荤菜都舍不得点。
不过她还是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地跑采访,拼命地写稿子。最重要的是,她采访的人也和她一样,是这个世界的 “异类”。
这给了她不少的慰藉,也让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每当她跟我说起自己的采访对象时,总让人觉得不论你做出多么 “出格” 的选择,你总会找到属于你的同类。
我每次见到她的时候,也都会知道我不是一个人。
我的这个朋友要在 “一块听听” 分享她的故事,如果你也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生活去想,我建议你可以来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