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成立教育理念研究委员会 继开放课堂后开放教研

时间:2016-12-14 10:02:44    来源:网易新闻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12月8日,“2016学而思教育理念专家研讨会”在好未来总部举行。学而思教育理念研发团队向与会专家们介绍了学而思教育理念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带专家们现场体验了ICS(智能教学系统)和IPS(智能练习系统)。专家们结合学而思教育理念的细则一一进行了诚恳甚至犀利的探讨,同时也感受到了学而思在践行教育理念方面做出的努力,“能将教育理念落地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陈建翔、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北京顺义国际学校总监池铮铮、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王大龙等知名教育专家、名校校长、高校教授以及学生家长代表一起,开放沟通教育理念。

  教育进入精准时代

  “(上世纪)40年代,医生会跟自己的实习生说,如果你听到了马蹄声,不要把它想象成一匹斑马,你就当成一匹马,掌握普通的医疗办法和诊断办法就行了。在现代,如果你听到马蹄声,医生会让你把它想象成斑马,而不是一匹普通的马。教育也一样,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人,要因材施教。”奥巴马在美国提出了“精准医疗”的概念,而在王大龙看来,“精准教育”的时代也已然来临,“教育理念最根本的就是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精准教育”的概念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不同的学生差异很大,还是要了解他,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教学,这是非常重要的。”储朝晖谈到,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在因素,才能将内外在因素的关系融合好、处理好。无论是在学习环境方面还是在学习动力、学习能力方面,都要对每个孩子做个性化的界定。

  在教学一线的程方平教授更是感同身受,“每次迎来新生我都给学生发问卷调查,搞清楚每个人的背景、爱好及职业理想等信息。”他说,要给学生个人交流的机会,让“面批”得到保证,这是老师对学生应有的反馈。

  中西合璧,赋能教育

  “在西方,教育讲究引导。如果老师经常引领、鼓励、肯定孩子,孩子也一定会喜欢这件事情,表现不会差。”生于台湾长在美国的池铮铮如是介绍西方教育文化,“我们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但这种能力的根本是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池铮铮介绍,国际学校会采取项目培养制,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历练学生的口述表达能力。“人类使用文字的历史仅有几千年,但使用语言的历史要有百万年了。”程方平补充并强调了口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与西方教育文化一脉相承的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同样强调兴趣激发和实践锻炼。

  “学者觉也,悟后起修。”陈建翔解释,“觉”即智慧,“修”为实践。“学而时习之”就是要发起智慧,实践修行。

  “《论语》第一篇叫《学而》,注重学习本身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是老师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自己学习,老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方法的指导和对学生的评价反馈。”程方平说,“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向国外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挖深度掘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

  以人为本,以爱为根

  “我们究竟要通过教育让人类走向何方?”陈建翔抛出了教育的终极问题。“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要重新理解教育到底是什么?无论是做什么样的教育,都涉及到我们怎样看待人。”陈建翔提出,做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一个人仅靠自然的成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给一代一代的新人增加一点什么。上帝创造了一个不够完善和全面的人,我们要通过教育将上帝的版本升级和加强。

  “一旦教育把他观察的时间尺度放大,那么很多我们在短周期里看到的那些很重要的因素变得不重要了,而我们在短周期里根本看不到的因素,却变得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要拉长一个教育时间的长度,去考察人一生的发展,去考察代际的传承,去考虑人和大自然演变的关系。”提到教育理念,陈建翔强调一定要把时间的尺度放大。

  柏拉图说学习即回忆,陈建翔这么理解:要在时间隧道里寻找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长河川流不息,回归到每个个体,这一生该受到怎样的教育又该怎样完成自我教育?

  “学习目的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陈建翔认为,现行教育缺少爱与科学,社会大众信奉成功学,渴望比别人强,而内心缺少真正的热爱与幸福。储朝晖与程方平也同时提到,激励方式的研究和学习动力的促进要从孩子一生的角度去考虑,以人为本,让孩子接受爱的教育。

  在专家们热烈的讨论声中,研讨会拉下了帷幕。同时,学而思成立教育理念研究委员会,并特聘以上嘉宾为学而思教育理念学术顾问,汇聚各界教育专家的多元声音,共同完善和践行教育理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