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请回答1977! 恢复高考40周年,他们用这种方式再致青春

时间:2017-06-13 09:31:45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6月11日晚上八点整,由深圳都市报和厚工坊联合主办的“请回答1977”高考恢复40周年主题座谈会在深圳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高考生: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尹昌龙;文化学者、作家、凤凰卫视策划人胡野秋;国民纪录影视公司董事长邓康延到场为大家分享当年高考的岁月,并谈谈对当下高考的见解和看法。

图片1.png

图片说明:左起:尹昌龙、胡野秋、邓康延三位“老考生”

邓康延:“一根杠杆撬动地球神经”

1977年10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全国上下一片欢腾,“老老少少”争相报名”,570万年龄参差、背景各异的考生奔赴考场。师生、父子、叔侄一起上大学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考生的记忆里,1977年,没有冬天,无数人的命运崭新出发,但仅有27.3万考生被录取,录取比例只有不到5%,而三位嘉宾中的邓康延正是其中一个。

邓康延在活动现场回忆到,18岁的他刚下乡当了一年知青,听到这个消息后,无比激动,他说:“简直就是一根杠杆,撬动了地球的神经。”用一个月的时间复习完,便上了考场,志愿也是倒着来填的,现在想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整个班35人,有三分之二的人是“老三届”,最大的33岁,最小的仅17岁。

谈到激动之处,邓康延更是在现场朗诵他为七七级大学生创作的诗歌《七七级大学生》:

当我们扛着各自命运的行卷

以几十人录一的豪情与重负

住进新中国教育史缺页的空白

我们互相点点头

一起俯身书本、世界和未来

 

1977年该有多大勇气

手茧已不再是入学通知书

12年的沟壑被同桌老三届和高中生弥平

被同室插队知青和右派子女弥平

我们沧桑共阅

 

没有哪一届大学生如我们

复杂又纯净

青春又老辣

不幸又大幸

 

七七级、七七级

曾经沧海的苦恋

注定了我们不可更替的相思

 

邓康延认为高考恢复受益最大的应当是深圳,深圳迈入第37个年头,而今年恰逢高考恢复40周年,可以说是几乎“无缝连接”,高考恢复对深圳有着怎样的影响值得深究。

图片2.png

图片说明:国民纪录影视公司董事长邓康延

胡野秋:“一颗红心 两种准备”

1979年参加高考胡野秋回忆到,那时参加高考的人有当兵的、胡子拉碴的、还有像他一样的高中应届生,在当时的环境下,高考时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如果不参加高考,想要工作,就只能等待父母亲退休“顶职”。

而那时“一颗红心 两种准备”的口号成为他们准备高考的精神支柱,要努力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革命理想,要么考上全日制大学,如果考不上,则坚持自学或业余学习。

而在当时学习又是艰难的,用一年半的时间复习十年半的课程,甚至于填报大学的时候,由于老师也未参加过高考,未能作出指导性的意见,回想起自己当年甚至还偷偷修改了志愿,觉得恍如隔世。

回到当下,胡野秋认为,中国高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选拔制度,但是高考怎么考、制度上怎么改革,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思考及完善的。他认为首先应当在观念上作出改变,在当今网络信息搜索发展迅速的当下,是否应当从培养知识积累型的人才的目标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进行转变。其次,当下的高考制度以求总分或者平均分的,是否可以给予多次考试机会、或者设置部分专业为“参考分”等等,使人才走向专业化。

图片3.png

图片说明:文化学者、作家、凤凰卫视策划人胡野秋

尹昌龙:”高考是座通向希望和梦想的桥”

参与1983年高考的尹昌龙回忆到,当时的农村对年轻人来说,代表着落魄、贫穷、甚至是愚昧,那一代人努力通过高考奔向城市、奔向梦想,摆脱饥饿和苦难,但高考又是残酷的,高考失败会使城市的梦想一刀剪断,他认为那时的高考是一座“桥”,能让贫穷的乡下的孩子走向希望。

在谈到当下的应试教育时,尹昌龙认为当下应增加“情商教育”,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如何做人,在当前缺乏苦难教育、挫折教育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孩子内心更加强大显得尤为重要。扎实的知识积累加上学会与人沟通、相处的方式,未来这批精英式的人才将变得“无敌于天下”。

图片4.png

图片说明: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尹昌龙

图片5.png

图片说明:“请回答1977座谈会”吸引大量市民

图片6.png

图片说明:参与现场互动的读者,分享自己的经历体会,即获得“厚工坊请回答1977盒一份。

图片7.png

图片说明:“厚工坊请回答1977” 纪念酒礼盒,内附1977年高考节选原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