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两年抗击新冠肺炎,到前几天发生的白银景泰“死亡马拉松”;还有10年前的舟曲泥石流,到13年前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还有兰州特大“套路贷 ”等等,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均派出了心理专家介入。可见,心理咨询、心理疗愈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看出现代人在各种压力下,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就心理健康及咨询等问题,2021年5月27日资深媒体人面对面采访对话心理咨询专家——九问白蓉妍。
白蓉妍 档案
1978年生,女,汉族,中共党员;兰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科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生、甘肃大橡树健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艺术治疗师、意向对话治疗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专业硕士逻辑学讲师、九型人格讲师。
擅长领域: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家庭咨询、儿童专注力与学习力培养与咨询、 个人成长咨询、儿童积极行为塑造指导。
媒体人1问:兰州特大“套路贷 ”一案受害者39万余人,89人因承受不住选择自杀。请问,选择自杀的受害者,其个体心理原因是什么呢?
白蓉妍:这起案件性质之恶劣,受害群体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的涉案人员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然而,有89位受害者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获得解脱,不得不引起人们更深的思考。
“套路贷”设下种种陷阱,让他们越陷越深,最后产生绝望心理而选择自杀。用相同的方式被逼债的何止这89人?大多数受害者(几十万)最终安全的走了过来。人和人的境况不同,心理韧性不同,最终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方式也不同。心理韧性好的人,面对那些可能摧毁他人的环境考验或者在巨大挑战和威胁面前,仍能够保持镇定和胜任力,或者能够克服外部的压力,而不至于被外部环境摧毁;心理韧性不好的人,心理崩溃的风险更大一些。
媒体人2问:心理韧性是什么?如何获得心理韧性的发展?
白蓉妍:心理韧性是一种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获得韧性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保护因素是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认知功能。韧性好的人往往有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往往能够获得家庭的支持和包容,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力量;即使外部环境恶劣,他们依然能够通过家庭关系来释放压力获得支持。韧性好的人通常会有一个更高的认知功能,善于解决问题,善于调动资源;较高的信息加工能力有助于应对逆境、保护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并获得经验,更少的走向极端。
提高心理韧性,需要提高个人的认知能力,自信、高自尊、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善于交际;与家庭成员关系良好,相互支持,与大家庭支持网络建立联系;与家庭以外的亲社会性成人建立联结,与亲社会组织建立联系。当发生重大影响内心的事件时,积极的寻求家庭及社会的支持。
走向极端的人通常不是被事件压倒的,而是被情绪压倒的。情绪的产生源于一个人对所发生的事件的看法。当调整了对事件的看法时,也就能够调整负性的情绪。当发生负性事件时,需要看到此事件发生与发展的其他可能性,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把自己从负性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实践证明,良好的情绪状态更有利于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媒体人3问:心理痛苦和心理异常之间有没有明确的界线?
白蓉妍:一般的心理痛苦并不属于心理异常问题,就像身体有自我调节能力一样,心理也有自我调节能力。通常情况下,通过自我的积极调节,一般心理痛苦及不良情绪是可以调整过来。心理痛苦和心理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但如果长期处在不良的精神环境之中,或者处在剧烈的创伤性事件中,情绪的发生超过了心理的承受,就容易导致心理异常,也就是心理障碍。
由于心理障碍初期的隐秘性、与人类正常情绪之间的沾染性、再加上心理障碍一直被污名化,所以不仅不被外部觉察,也不容易被自己所觉察或者承认,就导致了心理异常加重、痛苦加深、复原难度加大。
媒体人4问:心理异常现象发生率高吗?发生率最高的心理障碍是什么?
白蓉妍:由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发展进程的加快,互联网爆炸式的信息冲击,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使得社会性的焦虑急剧增长,导致了心理异常的发生率的增高。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20万人,抑郁症、焦虑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抑郁症发病率最高,约为总人口的6%,这仅是严重的心理障碍人群,还有更多没有被发现或没有去医治的心理障碍患者。
令人痛心的是抑郁症已经成为15—29岁青少年第二大死亡原因。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我国17岁以下的3.4亿儿童和青少年中有3000多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精神障碍问题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媒体人5问:解决青少年心理异常问题,从国家层面有具体措施吗?
白蓉妍:2019年12月18日,国家12部委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为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基础。
《方案》中要求各级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需达到80%。
2020年5月,教育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心理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两名。强化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推广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提升预警预防、咨询服务、干预转介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
媒体人6问: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因素都有哪些?
白蓉妍: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因素十分复杂,目前已达成共识的是,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物因素、一些既有的心理行为因素以及后来外部世界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共同作用和影响着个体的心理成长。也就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生物因素是基础,它决定了个人基本形态构造上的差异,同时又影响着个人行为习惯及人格等心理因素的获得。虽然通常意义上讲,生物因素是遗传决定的,但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所经验的社会压力也会给这些生物因素造成影响,并使之发生顺应变化,也就是说不同的生活环境可以通过化学方式对DNA进行修改,决定基因的表达与否。与此同时,后天社会的文化习俗,父母的抚养方式、家庭结构及学校环境等因素,提供给个人在心理发展上一个基本导向,使得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文化的要求去相应的发展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它和生物因素共同决定了个人心理行为走向。
因此,当个人自身心理素质和社会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在个人身上形成压力和具有不和谐成分时,个人就会出现应激反应或产生障碍。比如,一个神经类型为过敏或弱型的学生在面临比较严重的外部压力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不适应症状和心理障碍。
白蓉妍:出生正常的人群中影响个体心理素质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婴儿期的依恋模式。所谓依恋是指婴儿和照看者之间一种互惠的、持续的情感联结。依恋模式有四种,包括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无组织无目标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指当母亲离开时婴儿会哭泣或抗议,当母亲回来时就会高兴地欢迎母亲。婴儿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会离开母亲去探索,偶而会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心。他们通常愿意合作,相对较少生气。安全性依恋的婴儿占60%-75%。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当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当母亲回来时拒绝她们,他们往往会生气,在需要帮助时不会表达需求。他们不喜欢被单独留下来,更不喜欢被斥责。
矛盾型/抗拒型依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之前就会焦虑,当母亲离开时会非常烦躁。当母亲回来时,婴儿表现的很矛盾,想去和母亲接触,但同时又通过踢打或扭动身体表示抗拒。抗拒型婴儿很少去探索,很难被安慰。
无组织-无目标依恋的婴儿在母亲回来时,婴儿高兴的欢迎母亲,接着掉头离开,或者靠近母亲但眼睛却不看她。他们看起来很困惑或害怕,这可能是最不安全的一种依恋类型。
对于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和学步期儿童来说,他们的母亲往往更加敏感,会做出积极回应;还有亲子间的互动、激励、积极的态度、温暖和接纳以及情感支持。依恋的安全性影响个体的情感、社会性和认知能力,婴儿对养育着的依恋越安全,他们就越容易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婴儿有一个“安全基地”,并能信任父母或照料者的回应,他们就可能有足够的自信去积极探索世界,长大后具有更强的好奇心、能力、同理心、心理韧性、自信心,并能与父母、老师和同伴间的互动更积极,能够更有效的解决冲突,他们也具有更积极的自我印象。在青少年期,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往往拥有最亲密和最稳定的友谊关系,也往往有比较积极的心理倾向,遇到问题能够用更正面的方式去解决。
其它三种依恋类型都属于非安全型依恋,非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学步期经常会产生抑制和消极情绪,如害怕、悲痛和生气,在5岁时对其他儿童表现出敌意,在学龄期经常依赖他人。混乱型依恋的婴儿在各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往往伴有行为问题,在17岁时会表现出某种精神障碍。非安全依恋得儿童往往面临得学业问题更多,同伴关系更差,更自卑和消极,还影响到孩子成人后与重要他人建立依恋关系的能力,往往也比安全型依恋者更容易发生心理障碍。
白蓉妍:还有一个问题是家庭养育中出现的儿童忽视和儿童虐待问题。
研究表明,儿童忽视尤其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忽视对儿童以后的发育具有严重的危害,它可导致从儿童到成人发展过程中不良的社会或情感反应,造成人格与心理、行为的失常或变态。此外,忽视还可引发严重的虐待或暴力打击,更加重儿童身心伤害。如受忽视儿童长期得不到关爱,很容易寻求或相信他人的爱抚、接受虚假的情感欺骗和诱惑,从而遭受性侵犯、性虐待等剥夺性伤害。
儿童虐待可能发生在任何家庭,无论家庭经济条件或父母社会地位如何。在生活压力较大的家庭更为常见。贫穷、单亲和高于平均水平的婚姻冲突更可能造成这样的环境。儿童虐待主要有身体虐待、心里虐待和性虐待。儿童虐待的短期后果主要有,持续的恐惧使儿童对危险信号有过激的反应、多次虐待可产生创伤和创伤后综合征,造成大脑发育障碍、学习能力受阻、语言能力下降、社交和情绪管理下降等,长期后果是会有更高的风险患心脏、肺部、肝部疾病、癌症、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虐待会出现长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杀倾向;更容易成瘾,吸烟、酗酒、吸毒等;受虐儿童成人后有着高于普通人28%犯罪行为率,高于普通人25%的青少年问题行为。心理虐待是父母或其他照看者伤害儿童的行为、认知、情感或身体功能时所发生的虐待。受过心理虐待的儿童会表现出低自尊、撒谎、品行不端、学习成绩不理想、犯罪、攻击、沮丧、消沉甚至自杀。其原因是心里虐待导致儿童大脑因为遭受虐待而产生永久性的改变。如涉及记忆和情绪调节的边缘系统过于兴奋,导致成年期的反社会行为。性虐待造成的影响会更严重,它导致儿童从生理到心理上更严重和持久的伤害。通常,幼年及儿童期遭受过虐待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各类心理异常。
媒体人7问:为什么青少年是抑郁症和自杀发生率的高发群体?
白蓉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还与特定的年龄阶段有关。青少年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占优势并容易扩散,随着年龄的增长,抑制过程逐渐发展,最后兴奋和抑制达到均衡。对应在生理上,就是边缘系统发育迅速,前额叶系统发育相对缓慢;边缘系统主要是参与本能和情感行为,使我们进入战斗或产生保护的反应;前额叶区域涉及规划复杂的认知行为、个性表达、决策和调节社会行为等复杂的认知功能。负责驱动情绪的边缘系统从8岁开始发展,到10-12岁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负责抑制冲动的前额叶皮层,要到22-25岁才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青春期之间就出现了一个过渡性的不平衡发展时期。如果再有早期养育方式的问题和社会问题就很容易导致了这个时期的孩子发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双相障碍、强迫症、学习障碍、成瘾行为、反社会行为等是这个时期的高发心理异常问题,在严重抑郁或激惹的情况下,由于抑制皮层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引起自杀事件的发生。
父母离异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压力,最初是来自婚姻冲突的压力,然后是父母分离的压力,最后是突然与父母一方分开的压力;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够适应的非常好,但父母离异增加了孩子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
一项研究表明,父母离异的孩子在青少年及成年后出现严重的社会、情感或心理问题的比例为25%,而正常家庭的孩子的这一比例只有10%。离异家庭的孩子成年后即使没有严重的问题,他们大多数也会有挥之不去的悲伤、担忧、遗憾和痛苦,这些感受通常与他们缺乏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有关。父母一方再婚或再婚后第二次离婚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使孩子再次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如果有监护权的父母一方给孩子更多的爱与支持,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重视孩子内心的价值观,给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会努力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当孩子有困难时会积极支持。)监督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期望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媒体人8问:抗击新冠疫情、汶川大地震救灾,国家都派出了专门的心理专家和心理工作者对受灾人民进行心理干预。灾后人民主要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
白蓉妍:大灾难的发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一大诱因。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幸存者灾后心理受到了严重创伤。失去亲人朋友、失去家园,与死神擦肩而过,有的还有伤残,一波又一波的余震不断地加深着恐惧。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出现了以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症,主要的症状表现包括记忆重现、焦虑、恐慌发作、失眠、抑郁、噩梦、身心失调、封闭、无故大发脾气以及反复出现破坏行为等等。)为主的多种心理障碍,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这些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很好的干预将会持续很长时间,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精神痛苦。
以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症,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甚至精神致残)为例,震后半年1600人测试结果表明,北川较重灾区(擂鼓)和极重灾区(曲山镇)PDST的筛查阳性率分别是13.0%和37.8%;震后1200人测试结果表明极重灾区一年后PDST筛查的阳性率为24.6%,而一年后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阳性率分别时49.8%和49.6%。
国家卫生协会和心理学会及各级心理卫生组织、心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对灾后居民给予了心理援助;但心理创伤恢复的比较慢,甚至会持续很多年,让受创者经常处在精神失常的边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也会给周围人带来痛苦。
白蓉妍:2020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大家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人面对这场未知的疾病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抑郁、恐惧和绝望、孤独和悲伤、愤怒、反向防御(兴奋或激越)、情绪崩溃(无助、无望、担忧、恐惧、悲伤、沮丧、无意义感)、急性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国家层面在疫情防控紧急以及常态化防控阶段先后出台了大量的精神心理政策,包括新冠肺炎的心理援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常见的精神障碍防治等,大力推动全国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白蓉妍:除了重大自然灾害和威胁到个人生命的疫情外,还有一些情况容易发生心理创伤,主要有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比如车祸、绑架、被袭击,重要亲人离世,严重疾病等;性侵犯和性虐待等;家庭暴力;长期被虐待和忽视;目睹非正常死亡、肢体解离等现场。这些事件通常会涉及死亡或严重损伤(包括实际发生的和感受到的威胁);威胁到自己或他人生命或身体的完整性。创伤性事件会引发心理创伤,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都会产生心理创伤。
当创伤性事件引起了神经系统内部的反应,从而干扰和损害了个人的心智功能时才会产生心理创伤,包括损害了情绪调节功能。在大地震后有的幸存者会出现无端惧怕、退缩、发蔫、不参与、不回应等行为;损害了认知功能;比如,有的孩子很聪明,但学习不好,因为创伤造成了大脑主要用来防御和逃逸,而较少用来探索,与安全无关的事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关注情绪会提高成绩;损害生理功能:比如睡眠差、噩梦多、脾胃功能差等等;损害人际关系,主要是因为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损伤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损伤。
据追踪发现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人格解离等等都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经历过创伤后,人们会变得仅仅通过一种扭曲的只探测环境是否安全的神经系统来体验世界,这种评估周围环境安全与否的能力叫做“神经接受”。每个人在创伤经历后的表现都不同,心理学家范德考克曾经深入的访问和治疗了6位空难幸存者,其中有两位在事故中失去了知觉,尽管他们的身体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但他们的精神垮了;有两位直到治疗开始前仍处于恐慌和狂乱中,还有两位一直非常的平静,而且随机应变的帮助其他乘客逃离着火的飞机。
在其他的事故中,例如地震、强奸、车祸中都存在类似的幸存者,为什么同样的创伤会有不同的反应呢?有一种理论(波格斯的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自主神经系统三种基础生理状态,不同的安全状态决定哪一种生理状态被激活,当我们感到威胁时,我们就会自动的进入第一种状态:社会参与。我们会向我们周围的人求助、呼救、寻求安慰,如果没有人响应我们或面临立即到来的伤害时,我们的身体会转换到一种更原始的求生方式:战斗或逃跑,我们击退攻击,或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白蓉妍:安全而支持性的的陪伴有利于受创者的恢复。这些能量不会自然而然地释放掉;相反,受创者地状态会螺旋式地每况愈下,其特点是会出现许多受创症状,这些症状会越来越令人痛苦。这些症状包括事件闪回、睡眠障碍、噩梦、饮食障碍、注意力下降、感觉麻木、抑郁、焦虑、恐惧、失控、成瘾等,并且随着时间会加重,PTSD患者通常会觉得那起事件就像发生在昨天,他们内心痛苦,会觉得整个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
心理创伤也会到来社会功能的破坏,由于他们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会破坏人际关系和工作能力,给周围的人带来痛苦,很多案例都引致了家庭的破碎。心理创伤由于长期的高应激水平和睡眠饮食问题,会带来身体的各种疾病,从而更加重了受创者的痛苦。创伤事件后及时的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已经形成的心理创伤也需要积极的治疗,早日摆脱创伤对生活与生命的影响。
媒体人9问:如何能够降低心理异常风险,让自己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白蓉妍:首先必须明白人生的八个阶段,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心理社会任务。著名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将其称为“人格”危机。第一阶段(出生到12-18个月)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儿童获得世界是否安全的感受。第二阶段(12-18个月到3岁)自主对羞愧和怀疑阶段,儿童获得独立和自主之间的平衡。第三阶段(3-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当儿童尝试新活动时获得主动感,以此客服内疚感。第四阶段(6岁到青春期)勤奋对自卑阶段,儿童学习文化知识或感到无能。第五阶段(青春期到成年早期)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阶段,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以确定自我同一性或感受到同一性的混乱。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阶段,寻求建立对他人的承认,如果不成功,可能感到孤独和专注自我。第七阶段(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阶段,成熟的成年人承担起繁殖下一代的任务,否则会感到个体停滞。第八阶段(成年晚期)自我整合对绝望阶段,接纳自己的人生,接纳死亡,否则感到绝望。
白蓉妍:每个特定阶段地发展任务非常重要,任务解决与否决定了个体后续发展是否顺利。每一阶段都要求人们在积极发展趋势和与之对立的消极发展之间达成平衡。在各阶段中,积极因素应占主要位置,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消极因素。比如:婴儿期的关键主题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在这一阶段,个体需要对周围的世界以及其中的人建立信任感,否则就会产生不信任感,然而,他们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来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每一个阶段,在所处的发展危机中,都是我们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焦点;而前期的发展又是后期发展的基础。人生的每一步,除了当下的体验外,都是在为后期做准备,越是生命早期没有处理好的危机,越是会对后期的心理及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发生心理问题时,越是需要我们回过头去面对和处理。
白蓉妍:健康的心理会有一个健康的行动系统,它是动态的心理/生理/社交运作系统,用以组织、塑造人的认知、情绪和感觉动作的反应,形成不同的行动倾向,可以正常地驾驭人的行为,可以均衡地满足人地不同需要。
人类有八大行动系统:1、依附行动系统,决定人远离危险,并且有需要照顾、安抚和保护的需要。2、防御行动系统,当人遇到危险时首先会协商或求助,如果失败了会靠哺乳动物地本能逃跑和反抗,反抗无效就会僵住不动,然后完全屈服,或者崩溃,形成创伤。如果成功求生,则不会形成创伤。这两个系统是人或哺乳动物在遇到危险时会调动的系统。3、探索行动系统:包括觅食、好奇、兴趣、学习、追求等。4、能量管理行动系统:管理“动起来”和“静下来”,如吃饭、睡觉、运动、静止等。5、照顾别人的行动系统:用于保护后代,看到被照顾的人的需要,有能力帮助他们。6、社交参与行动系统:能够让我们获得人际支援。7、玩耍行动系统:让自己能够放松和获得乐趣。8、性行为系统:繁衍。常人正常的心理需要积极均衡的发展这八个行动系统,均衡的发展人生;如果缺失某一系统,往往会引起心理的不平衡。在这八个行动系统均衡的运作之下,我们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目标,并保持心理的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就像身体健康问题一样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心身在人类的生命系统中是统一的,是互相影响而又相互促进的。心理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人类所经受的最广泛、最大的痛苦,小则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大则会发动战争,影响人类的整体命运。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而又深入的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影响着个人的内部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使其陷入痛苦,也影响着周围人的情绪与行为,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编辑 王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