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报社安排我去海外出差,临走之前我请了年假。正好赶上女儿卓卓的学校组织“六一儿童节”汇演比赛,她班里出了一个舞蹈类的节目,有将近一半的人参加,但她不会跳舞,每次看着在紧锣密鼓排练的同学们,她总是一脸羡慕,便和两个好友一起写了一个小短剧,自行排练起来,但海选赛时她们被淘汰了。卓卓很沮丧,因为“小升初”的缘故,她以后很难有机会再参加这种活动了,又难得赶上校庆,她真不想错过。于是我去找她的班主任张华老师商量,让班里剩下的孩子都跟着我一起演一个话剧。
张华老师有些为难地说:“剩下的孩子是出了名的难管理,又都没有上过舞台,没有舞台经验,能行吗?”
其实我心里也没有谱,但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还是点了点头,说:“能行。”
我要求他们自己买演出服。这时,坐在最后面一排的一个小男生突然喊道:“我不参加!”
卓卓说:“你不来更好。”
其他同学也跟着说:“别带他,他是坏孩子,每次都考倒数第一。”
我问这个小男生,“你为什么不来参加?”
他垂下头,怯怯地说:“阿姨,我能穿校服吗?”
我从张华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孩子名叫孙英浩,大家都叫他浩浩,他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上学前跟着他妈妈生活,上学后跟着他爸爸。他妈妈跟他继父还有两个孩子,而他亲生父亲从组家庭后,也又生了一个。
我给浩浩买了演出服。他小心翼翼地接过演出服,小声地说:“谢谢阿姨,可是我没有钱。”
我说:“这是送给你的。”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我,然后“嗯”了一声,和其他孩子一样换上了演出服。女生们扮演小花,男生们扮演小树。就这样,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带着他们在学校附近的小广场上进行排练。我们的节目主要讲受伤后的地球被保护,再逐渐康复起来。我教他们做动作,怎么出场,怎么站队形,怎么进行对话。为了成功和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乖乖听话,我努力把自己扮演成了一个“孩子王”。亲其师信其道,也是张华老师传授的经验。要想把这门课教好,首先得让孩子喜欢你,如果孩子觉得老师不顺眼,就不好好学了。但也不能太打成一片,得立威,让他们分清课上和课下,这个度必须掌握好。还要学会如何运用“哄完就吼”。不能一上来就提高要求,得从低要求开始让他们慢慢去找自信,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们一蹦就能抓到那个果子,尝到甜头,自然就好办了。
几天下来,孩子们从刚开始有计划性的调皮捣蛋到有组织性的认真练习,从没有自信到信心满满,我们终于迎来了节目初审的关键时刻。然而他们太紧张了,到该说台词的地方不是忘词,就是声音小得可怜。最后这个节目被归类到备选。其实备选基本上就是被淘汰了。负责审核节目的训导主任,说:“你们在演下饺子呢!学习不好就别参加,一天到晚光想着怎么玩,比赛不是让你们玩的!”
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小脸,我只好说:“我们可以等元旦联欢会的时候在班里表演。”但孩子们依然很失落,他们只想参加比赛,毕竟都排练了那么久,他们没有想过拿名次,只是想能站在舞台上。张华老师说:“我会想办法去跟训导主任争取一下的。”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更加努力的排练。这天排练结束的时候,一个来接孩子的家长说:“刚才校长也在,他一直在看孩子们表演呢。”
第二天,校方通知我们这个节目可以参加比赛了,不过在最后彩排的时候,训导主任把我们的话剧改成了小品,演出顺序安排在了最后一个出场。
为了增加舞台效果,我把家里所有废旧了的纸壳箱都粘在了一起,跟孩子们一起绘了一幅“背景墙”,然后把剩下的边角料做成了小树儿和小花儿的头饰分给他们。浩浩拿着头饰,爱不释手地问:“阿姨,能送给我么?”
我说:“当然,表演结束后可以送给你。”
他说:“谢谢。”然后,少有的露出来这个年龄该有的童真笑容。
比赛那天,我一早跑到学校去给孩子们化妆。他们都很自觉的站成了一排,浩浩站到了队伍的最后面,说道:“阿姨,我们是配角,你先给主角弄吧,我们随便弄弄就行。”
我愣了一下。他是自卑还是懂事?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难受。我说:“没有主角和配角,舞台上你们一样重要。”
上台前,我临时加了一段互动表演给浩浩。我说:“要你和演地球的同学一起完成。”浩浩很紧张。我不断地鼓励他,说:“你行的。”
他重复着我的话,说:“行的。”
直到该他出场的前一刻,他还在练习着动作。虽然只是简单的绕“地球”转圈,我心里也没有把握他能跟得上节奏。就算刚开始的演出很顺利,可躲在幕后的我依然放心不下,好像自己登台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紧张。这时张华老师不知什么时候来到我的身边,低声说:“下去看看吧,孩子们真棒。”
那是我第一次坐在观众席里看他们表演。我激动极了,也震撼极了。他们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到位,表演得一气呵成。舞台上,他们仿佛是金子,有耀眼的光芒,也仿佛是花精灵,一个一个美丽着,一个一个幸福盛开着……
这个节目最后居然拿到了第二名。当持人宣布最佳配角是“那棵小树”时,浩浩成为所有人的焦点。他怯怯地来到舞台中央,就像一棵小树那样挺拔着,他望着舞台下面,说:“我……我很开心,今天我爸爸妈妈都来看我表演。”
演出结束后,孩子们带我去了学校的种植基地,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每年一到春天班里就种黄瓜,只要听写一百分就能摘黄瓜吃。如果有太多满分,而黄瓜不够分,他们就一根黄瓜分好几块吃,这叫分享。为了吃到那根黄瓜,所有人听写都很用心。可有人总也拿不到满分,但只要进步大也可以去摘黄瓜吃。摘黄瓜让他们找到了学习外的快乐。
黄瓜都是他们自己种的,刚开始种的时候也是种得乱七八糟,还弄得楼道里满都是泥巴。后来他们分组研究,制定种植计划。从最初的只要不长杂草,地里干净就行,到最终终于开花结果。
离开种植基地,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花草从车里搬出来,说道:“这是给你们的奖励。”
孩子们立刻排好队,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要哪一盆,哪一盆最好看。浩浩又站到了队伍的最后面。一盆盆艳丽的花儿都被拿走了,到最后只剩下一盆含羞草。孩子们都说:“不好看。”我说:“你不要看它是一盆草,但它很神奇。你碰一下。”浩浩点了点头,然后轻轻碰了一下含羞草,含羞草害羞似地慢慢将叶子合拢了起来。浩浩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开心地笑了。我第一次看见他笑得那么开心。我说:“小草也可以很出彩,是不是?”浩浩拼命点着头,说:“是……”
这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卓卓蹦跳着对我讲,“妈妈,你知道嘛,浩浩这次考试竟然没有考倒数第一,我们老师都夸他呢!”
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我初中毕业的那年。我在“慢班”里逃学不交作业,谁要敢欺负我和我的朋友,我就敢带着一帮人去找他打回来。唯一能让我坐得住的就是每周五下午连续两节的作文课。然而这天新转来的语文老师,竟然拿着成绩单点名,说要认识一下大家。
第一名,第二名……被点到名字的同学像孔雀一样骄傲地站起来,又骄傲地坐回去……终于念到最后一个,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气鼓鼓地站起了来,恶狠狠地瞪着老师,她走到我的身边,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你坐下吧。”然后,她读了我的作文。我想完蛋了,同学们又该取笑我了。果不其然,同学们叽叽喳喳起来,我的头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结果老师却说:“这是这次作文的最高分。”整个教室像炸开了一样!同学们都说:“不可能,她是我们班学习最差的!她是坏孩子!”也有人说:“她是抄的!”可老师说:“我认为她不是抄的,她写的很好。”我不敢相信地抬起头看着老师,她温柔地说:“你要努力,以后一定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是这一句话一直鼓励着我,直到现在。
其实老师就是孩子的指路明灯,照到哪里,孩子就随着走到哪里。别让孩子站在阴暗的角落一直孤立自卑下去,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纯真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点重视和鼓励。去关注孩子的内心,温暖的世界里没有坏孩子。(吴丹)
作者简介:吴丹,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六届高研班学员,全国第八届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中石化胜利油田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见于《青年文学》、《滇池》、《山东文学》、《大地文学》、《石油文学》、《地火》、《太阳河》、《赤水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