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中小学>正文

暑假“串门儿” 老师家访“访”出爱的温度

时间:2017-09-22 08:18:27    来源:人民网教育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记者熊旭 实习生王松)到学生家去“串个门儿”,看看孩子暑期生活安排得怎么样,和家长拉拉家常、聊聊教育经验……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东城区艺美小学的老师们一共走进了118个家庭。从2013年至今,艺美小学正副班主任100%参与家访,与学生和家长零距离交流。

用家访架起家校“连心桥”

从早几年的“家校通”,再到如今的微信、QQ,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家访”似乎成为了一代人记忆里的“老古董”。然而,“隔空”交流真的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沟通吗?

“通过微信这样的形式和家长联系必不可少,方便、快捷,但电子设备毕竟是物质的、冰冷的,输入的文字也没有语音语调,不但缺少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温暖,而且容易造成误会。所以我提出了家访的建议,学校也会举办交流会请老师们分享自己的家访经验。”艺美小学校长金辉表示,这种行动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他们会在我们无形的关爱中学会关爱。

许多老师通过家访拉近了和学生、家长的关系,刘洋老师就有着深刻体会,“以前,家长和我的微信对话比较‘官方’,但家访后,不仅我收到的微信回复越来越温馨,而且有的家长还特意借接孩子的机会,主动找我沟通,我们能为孩子的成长一起‘发力’”。

直观感受远胜电话交流

通过近距离接触,老师们发现有的家长有着军人经历,对孩子过于严格,从而使学生出现内向的倾向;有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争吵激烈,导致孩子心灵比较脆弱……将家访获得的信息与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联系起来,教师才能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传达给家长,让家长在教育方法上有所改进。

每次家访之后,老师们都会做好详细的笔记。赵霖在记录的同时,还对家访情况进行归纳,哪些成效不错、哪些还需再作进一步沟通,一目了然。

家访=告状?没有的事儿!

得知老师要来家访,四年级的黄子彧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我可兴奋啦!不过我也怕老师向我爸妈‘告状’”。可班主任李秋芬老师不仅没“告状”,还表扬了他。

不少教师表示,家访也需要一些小技巧,比如先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进行赞许,提升孩子的信心,家长也易于接受,再指出学生的不足。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提供给家长一些可行性建议。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远比教师的责任更重大,能够让他们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陪伴孩子更好成长,也是家访的重要意义。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