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吴冠中说过一句话:“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及心灵教育,在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美育课程的精髓就在于,课堂上的一点一滴都是传统文化与人文艺术的积累与浸润。以前,在美育课程体系里“挑大梁”的不外乎音乐课、美术课,人们对美育课程的理解也囿于唱唱、跳跳、画画,令人欣喜的是,现在上海中小学的美育课堂有了更多精彩纷呈的内容。
但是,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等问题时有发生,人们对美育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有待提升。
美育课堂有了更多可能
揉、搓、捏、拧,拿起一把小塑刀,点、切、刻、划,不一会,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熊猫、小黄人脱手而成……每周三,北郊学校的特色美育课程“海派面塑”准时光临三年级五个班,这门和“语数外”一起被列进常规课表的美育课是全校最热闹的课程。指导老师陈凯峰说,这一课程从2004年起酝酿至今,目前是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到了初中阶段改以社团形式出现,除了10名核心成员,其他感兴趣的学生亦可参与。通过每周1课时的学习,学生既可接触面塑起源、流派、原面制作、工具技法等基础知识,又能逐步获得制作平面、立体、动物、人物、场景人物组合等面塑作品的能力。
作为在该校从教20多年的美术教师,陈凯峰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面塑”第三代传承人。据他介绍,海派面塑是一种以中国传统手艺为基础,杂糅西方的雕塑技艺的特殊艺术门类。而之所以开设这一美育课程,不止为了让学生学习技艺、陶冶性情,更是为了传承海派文化和匠人精神。
“海派文化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质,我希望学生在学习海派面塑的过程中,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背后的底蕴。”陈凯峰说。
他坦陈,海派面塑的难点在于塑造“人”,因为人的五官分布、体型比例和气质神韵很难把握。以京剧造型为例,生、旦、净、末、丑各有特色,做出造型容易,而表达出精气神很难———这就需要学生在学和练的过程中“耐得住寂寞”,不断琢磨。陈凯峰说,一旦学生懂得尊重时间和技艺,并发自内心地热爱民族文化,这些收获可令他们受用一生。在他看来,孩子的接受能力、可塑性强,校园完全可以成为推广“非遗”的切入点。
在曲阳路第四小学,“古船制作”是最受欢迎的美育课程。科技老师李峰说,这门课开设于2012年,上课时间为每周一下午放学后的半小时,一至五年级各班轮流听课。
“和现代船只不同,古船的坚固源于精妙的卯榫结构,而非借助胶水和钉子。”李峰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体味古船的结构之美与创造之美。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成功“上手”,李峰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从一年级学习打水手结开始,此后学习制作腰舟、独木舟、竹筏、木板船、乌篷船、沙船、福船等船型。课程中还穿插了中国海洋史、中国名船等人文知识。“‘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过非洲,这样的航海故事包含了中国古人对于征服未知世界的勇气,体现了一种精神之美。”李峰说。
虹口区已明确提出将美育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并逐步完善中小学美育课程结构。随着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国家“指南针项目”落地,多所虹口中小学已推出“一校一品”美育特色项目,为扩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人文积淀提供了更多可能。
专业师资仍是薄弱环节
开设美育课程不难,难的是有没有相应师资。这是在采访中多位美育老师的肺腑之言。陈凯峰的一手面塑“绝活”是北郊学校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但其他学校意欲开设类似课程,恐怕“有心无力”。为了将这一美育项目辐射到全区,陈凯峰承担着一部分区级教师培训工作。前来培训的曲阳二中、鲁迅初级中学的教师巧妙地将更易获取的黏土、陶土作为原材料,成功地在自己学校开设了泥塑课、陶艺课。
在舞蹈课程方面,创建上海市学生艺术团舞蹈团的特级教师胡蕴琪表示,专业师资队伍缺失的问题相当显著,中小学音乐老师、体育老师、艺术辅导员“兼任”舞蹈老师的现象比比皆是。
虹口区日前完成的美育情况调研显示,区内每所中小学有1至2个美术专用教室,每所高中平均有4个美术专用教室、3个其他专用教室。此外,全区有29所学校有校内艺术场馆。全市大部分区情况类似,即硬件设施尚可保证,但美育师资仍是薄弱环节。
在虹口区,1名美育教师平均要教130多名学生,有些学校美育老师充裕,但课时不足,还有些学校美育老师的数量则明显短缺。据悉,虹口区将依托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储备一支服务全区、流动性较强的美育教师储备队伍,并开发共享美育拓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