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仔细分辨,你会发现,读《论语》《孟子》、唐诗宋词的有很多;校园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走进一瞧,你会看到,许多渐渐被淡忘的地方戏曲、特色手工艺正在恢复生机;更有许多承载着文化内涵的雕塑、标语,提高学生素养的书法、国画课,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里蓬勃生长……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如今,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全社会的共识。“国学热”“非遗热”一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希望,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思考,要想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
浸润:传统文化应融入课程和教材之中
穿过长长的胡同,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京师附小,这所红墙彩绘、古树参天的“百年学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楹门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篆书汉字熠熠生辉;教学楼上,“闻鸡起舞”“一言九鼎”“精忠报国”等一幅幅古代故事檐画趣味盎然。
将传统的汉字文化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汉字的育人功能,是京师附小的一大特色。“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浓缩其中。学习汉字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京师附小老师吕惠芳说:“我们研发了‘汉字与美德’系列校本教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通过绘画、字源探究、字形字义解析等不同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孩子对汉字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从小对孩子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领悟“传统之美”,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而学校正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推进?把传统文化真正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不可或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每周的早读课,安徽省亳州市的中小学就会传来这样的经典国学诵读声。从2014年秋季开学,亳州市将国学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向全市中小学生赠送国学经典教材,目前已实现了学前、义务、高中教育阶段的全覆盖。按照“每周至少安排一个课时,每学年不少于40课时”的要求,亳州市将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日常德育、文史艺术教育相结合,让国学浸润师生,并内化为他们的行动指南。
“亳州地区的老庄文化、曹魏文化、华佗中医药文化,都曾对中华历史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所以,这套教材特别注重发掘地域文化底蕴,这样也更容易让学生们产生文化上的亲切感。”亳州市教育局基教科王永超说。
当然,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程,并不意味着唯古是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认为,古代语言文字所记载的典章制度、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等,传达着古代仁人贤士的思想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不过,对传统的学习还是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地域特色结合
在河北省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的皮影课上,五年级的赵书辉正聚精会神地耍着皮影戏《三打白骨精》。手中翻舞着5根竹棍,嘴里念着地道的对白,脚下制动着锣鼓,学耍皮影戏2年的他,如今已有模有样、韵味十足。赵书辉说:“除了制皮、画稿、镂刻、敷彩、缀结、操耍之外,我们还跳皮影舞、做皮影操。”
皮影戏是河北乐亭的一大文化特色,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让这些‘遗产’后继有人,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得从娃娃抓起。”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校长赵丽侠说:“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有一个兴趣小组、二十几个孩子学皮影,老师也都是门外汉。而现在,皮影文化已是学校的一大亮点。我们不仅编写了校本教程、设置了皮影文化开放课,还邀请刘佳文、吴文志等皮影名家来学校培训,为培养文化传承人打下基础。”
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舞龙舞狮的传统,既是一种年俗,也是日常强身健体的方式;潮汕的功夫茶既是文化遗产,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才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加强乡土观念和地方文化教育,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让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
在有着“世界风筝之都”之称的山东潍坊,老手工艺人们常与孩子们一起扎制风筝;在有着号称“南路秦腔”的汉调桄桄的陕西汉中,非遗传承人们来到学校进行专业指导;还有广西瑶族的排瑶刺绣、甘肃武威的微型沙雕、辽宁黑山的满族剪纸……这些与地方风土民俗结合的传统文化,正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生根发芽。
随着“非遗”走进校园、民俗艺术走进校园,传统文化后继乏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最怕的就是“3分钟热度”。武汉大学国学院副院长于亭认为,传统文化不是赶时髦,而是一个延续的常态化生活化的过程。“国学热”的时候读经典,“非遗热”的时候学技艺,请几个专家传承人、做几次讲座、办两场活动,如果仅仅采取这样的方式而不坚持下去,那必然无法实现文化的传承。
思考:传统文化进校园旨在树立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广泛开展,让我们在下一代的身上看到了文化传承的热情与希望。但另一方面,一些急功近利的“幼儿读经热”“唐宋诗词热”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有的学校举办成人礼、毕业礼,上千学生在操场上三跪九叩;有的地方办诵读活动,小孩子们穿着汉服、摇头晃脑;还有所谓“女德班”“国学班”,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在新奇的形式之下,有多少是作秀的成分?孩子们真正收获的是什么?不禁让人心中打下问号。
“我们今天重提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应该以重建现代人的精神信仰为核心,而不是简单恢复历史的形式和表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怡说,“国学热现象背后有很复杂的心理,有真心呼唤、并一步步扎实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但也有掺杂了商业目的的,也有完全形式主义的。后两者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特别需要警惕。”
“除此之外,随着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加大了考试中传统文化的比重,还有一些对传统文化才艺给予加分。于是,在一些学校和培训机构出现了‘传统文化考前复习冲刺班’,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突击训练’以求获得加分。”李怡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为了让孩子感悟古代思想、感受传统之美、提高文化素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才是最好的形式。
传统文化进校园最终目的是树立文化自信。只有树立起这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传统文化才能在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中焕发光彩。“对于在现代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而言,传统文化是比较陌生的。这也对传统文化本身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要让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说:“不要把传统文化作为封闭的、对立的文化形态,而是要努力让孩子在生存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情和独特魅力。如此,传统文化才能深入人心。”(本报记者 丁雅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