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成立了一批第三方质量监测中心。这些机构是否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权责相符的监测中心更让人信服。既然第三方质量检测中心的职责是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教育主管部门就要赋予这个中心进行质量监测的权力。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授权,学校对监测工作不会予以足够的重视。
同时,第三方质量监测中心的每个成员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及实践管理经验,在学校教育管理上有独到的见解,在质量监测过程中能帮助被监测对象解决困难、困惑,出谋划策,指出努力方向。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再加上质量监测中心的权责相符,其质量监测工作才有力度,才能让被监测者信服。
将随机监测与连续监测相结合。我们常见的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不外乎以下方式:听校长汇报、听教师上课、查一日生活常规、看学校的档案资料、用试卷抽考等。这些监测方式监测到的结果往往具有片面性和不真实性。
原因是在监测中心到学校监测之前,学校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接受监测时,都会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呈现出来,掩盖存在的问题,有时候还会刻意为了突出所谓的“亮点”而夸大成绩,甚至弄虚作假。
因此,要获得有价值的监测数据,就必须做到随机监测和连续监测相结合。所谓随机监测,就是监测工作不固定时间,在监测之前不打招呼,进校之后直接入班入室开展工作。连续监测就是监测中心对所监测的学校进行为期一周或更长时间的不间断监测。在监测期间,每天从师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学习和课间活动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测。
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连续监测期间,要全程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会和质量调研活动,每天对监测的结果进行一次分析总结,并且及时向学校反馈。这样不仅可以使监测的结果真实有效,还可以帮助学校不断改进工作。
过程监测与结果监测相结合。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工作展开。然而,现实中有些学校开展的许多活动并没有明确目的,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因此,质量监测中心必须对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监测,保证学校开展的活动真实而且有价值。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仅仅从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能得到真实的体现。
要监测区域学校的教学成绩,就必然要进行考试和分数分析,这在当下口诛笔伐“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教育舆论环境中确实很难做,有时还会有一定风险。
但是也没有必要“畏之如虎”,课堂教学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否则,举国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岂不是在做无用功?只要不滥考,不为了考试而考试,为获得真实的监测数据,组织一些必要的考试又有何妨?
既然第三方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要为区域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就要深入学校一线做大量细致的工作,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进行跟踪分析和判断。
当然,在开展监测工作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惑、怨言,甚至是阻力,但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有价值的数据,做好顶层设计,从而不断提高整个区域的教育质量。(作者:徐勤再,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田吴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2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