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兴趣心理>正文

将中学团组织建设与教改统一起来

时间:2016-12-15 07:42:5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日前,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坚持以保持和增强中学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尤其是全面提升先进性为主要目标,着力推进中学共青团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笔者以为,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方案》的出台,或者仅仅将其看成一项所谓的政治任务,而应将其与教改紧密联系起来,看成是新一轮教改大背景下的产物。在思想认识和具体实践中,自觉地将团组织建设与教改统一起来:通过团组织建设促进教改,教改助推学校团组织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树立起这样的思想认识,《方案》实施起来就容易一些。否则《方案》在一些学校实施起来可能打水漂,这一点特别需要引起注意。

  教改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国家培养未来建设所需人才,尤其是高端精英人才。这就必须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专业本领和健全的综合素质。《方案》对团组织提出的先进性要求,集中体现了这一目标。先进性,就是要在校园唱响主旋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据校园主流文化阵地。有了团员的先进性,就能在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和学习榜样,在学生团员的带动和感召下,使学风、校风凝聚起强有力的正能量。同时,突出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与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高度契合。

  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始终是薄弱环节,也是教书育人的难点所在。发挥学校团组织和学生团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促成学生道德品质教育。这也与教改强调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加综合素质评价等精神完全合拍。就综合素质培养而言,学校团组织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方案》指出,完善团学组织制度,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中学团学组织格局,改进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就是说,共青团员的先进性,是通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两个渠道在全校形成溢出效应。校园活动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正是团组织。当前,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开展得不理想,一些学校的学生会形同摆设。学生社团水平良莠不齐,能长期坚持下来,形成品牌的不多。主要原因是缺乏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机构和一以贯之的保障机制。很多社团活动只是临时起意,轰轰烈烈开局,悲悲戚戚收场,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积极性。然而,学生并非不愿意参加校园活动,而是苦于没有得力的组织帮他们说话。共青团就是他们的组织,可以自发自主地开展多种全校性活动。而校园活动为学生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场所。可以说,共青团之家就是锻造学生素质的园地。

  团组织不同于班级建制,可以跨越班级局限,动员或号召全校学生积极投身教改中来。正如《方案》指出的那样:改革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创新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深化“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14岁集体生日”“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内涵,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建立中学生团校,创新团课教育。这些行之有效的校园活动,正是团工作的主要手段和渠道。给这些活动赋予多重教改意义,能极大地拓展《方案》实施的深度和广度。

  记得儿时加入共青团的那份心气和劲头,是那么高涨和兴奋。胸前佩戴一枚团徽,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对于一位青年学子来说,加入共青团就是政治启蒙,也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大熔炉。让共青团员在校园重新焕发青春,让共青团工作在学校再次绽放活力,无疑将有力推动教改全面深入发展。(作者系深圳第三方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本报特约评论员)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