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材料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隐性课程,也是他们为升入小学做准备的中介与桥梁。适宜的物质环境与教师适宜的教育指导,能有效提升个体入学准备的效果;反之,不符合年龄特点、揠苗助长式的“小学化”教育环境,容易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要充分发挥环境潜移默化育人这一功能,使孩子在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在材料的刺激、引领与支持中不断发现探索、主动学习,帮助他们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创设基于儿童需求的环境
围绕幼小衔接的课程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前儿童发展的核心经验与领域教学知识物化为活动材料和活动情境,促使学前儿童在一日生活中充分地与材料、环境、他人互动,获得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与发展能力。
基于大班孩子普遍有成为小学生的强烈愿望,我们顺势开展了“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在班级主题墙饰的规划上,以往常用的做法是教师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自发地为他们设计“我心目中的小学”“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书包里的小秘密”“课间十分钟”等板块。而今年,我们则根据在参观完小学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筛选出:“小学生也是在校吃早饭吗?”“小学的教室真多。”“小学的楼真高。”“我不会写作业。”“我害怕考试,怎么办?”“我想上厕所怎么办?”等关注点,通过主题墙为孩子梳理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做法一是解决了孩子们对小学的好奇,二是解决了孩子们对小学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担忧。
为了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并解决他们的困惑,我们通过集体教学、区域游戏、家庭教育、过渡环节等,将孩子们的困惑进行汇总,并且组织孩子们及时探讨、分享自己的方法。在边思考、边探究的过程中,师幼一起记录总结、推进主题墙饰的创设,最后将班级的主题墙饰确定为:“关于小学我知道”“我的困惑”“我的向往”和“我需要的帮助”等板块。
虽然调整后的环境创设在结构上未明确突显幼小衔接的内容,而且没有明确主题脉络与层次结构,但这表达的是孩子们真实的心声与意愿,并非是基于教师自身逻辑知识体系、以教为目的的主题墙饰建构。
经历此次对班级主题墙饰的反思与调整,教师对“如何把环境还给孩子”“孩子是环境的主人”有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了教师对如何利用环境支持学前儿童进行入学经验准备的实践思考。
创设重在学习品质的环境
众多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在升入小学的适应上存在缺乏后劲、缺乏思考、缺乏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能力等问题,这与其学习品质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是提升幼小衔接质量的关键因素。
创设幼小衔接的班级学习环境,理应注重个体学习品质的培养,要重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与兴趣,关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坚持性、注意力及学习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学习品质。通过自主设计墙饰,让孩子们主动记录自己关于问题发现、思考探索、问题解决、效果与收获的学习过程,尤其能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发展主动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过程。
以我园大班开展的学习“认识名字”活动为例,教师利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过渡环节,让孩子用生动的故事讲述关于自己名字的趣事,以此激发孩子主动认识他人名字的意愿,教师还组织孩子们给自己的名字制作可拆分的、个性化的“名字拼图”,让孩子在游戏中激发与人交往的意愿,积累社会交往的技能,并且,教师还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包含自己或同伴名字的汉字,使他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增加文字量。
此外,我们还在图书区投放信纸与信封等材料,创设“心情小屋”与“美丽来信”小信箱,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以写信的方式与人交流,从而促进孩子的情绪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等,这些承载着教育内容的学习材料,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升学准备的前期经验。
创设益于自主管理的环境
除了关注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环境“会说话”的教育功能,培养学前儿童的时间观念、倾听习惯、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等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大班的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创设了“钟表化”的一日生活流程图,以及“小学一日作息时间图”,以此帮助孩子们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一日常规的不同,以及感知时间、合理安排作息的能力,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制订自主活动计划,增强主动规划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减少因升入小学后缺乏教师的提醒,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在生活墙饰中,师幼共同创设了图文与符号并存的“问题情景”墙饰,这激发了孩子们对小学“课间十分钟”作用的探索与思考,教师还通过“人人都是值日生”的活动,巧妙地将幼小衔接的关键点渗透于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岗位职责之中,尤其在“来园签到”“天气预报”“新闻播报”“区域游戏常规”“关于健康我知道”“自然角的秘密”等互动性强、具有挑战性的立体墙饰中,进一步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服务与管理能力。
儿童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创设幼小衔接班级学习环境,既离不开对儿童的意愿、儿童的视角与儿童的生活的了解与尊重,也离不开对儿童自我管理、学习品质等影响深远核心品质的培养。(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朝阳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3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