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兴趣心理>正文

课程越改越多 学生咋减负

时间:2016-11-14 09:09:5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课程建设并非晋升工具

  校长须有科学课程领导力

  由于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奉行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学校、校长只在实施环节做文章,当课程的自主权以及与之相随的课程问责制一股脑抛向校长时,该如何主导和左右学校课程建设,成为每个校长必须解答的问题。

  权力赋予与有效用权在课改推进中并不是同步的,当赋予了校长不同于以前的课程主导权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问题,有的领导意识膨胀,认为有了新的领导点,可以放开手脚,从根本上解构学校既有的课程体系;有的谨慎尝试,能退则退;有的按部就班,忠实执行;有的心存疑惑,消极应付。

  导致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当各类考核与校长领导下的课程建设直接挂钩后,部分校长为了让学校课程打上“自己的烙印”,成为自己的“贡献”和“功绩”,学校课程成为校长的课程,期望中的课程领导变成了领导的课程。

  学校课程建设的主导权在校长,这是当前教育基本的行政结构所决定的,能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效引领学校课程良性前行取决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随着课改步入深水区,国家、地方层面释放了许多教育改革信号。作为校长,必须树立起科学的课程领导意识,养成健全的课程领导能力,使学校课程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全民课程开发”盛行

  学生减负成空谈

  新课改以来,课程成为一个新鲜和时髦的词语,引起了基础教育各层级的广泛关注和接受,并逐步进入教育的核心话语体系。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一个很庞大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门类自然一门都不能少,专题教育、地方课程是区域所必须要求的。除此之外,不少学校赫然已开发了上百门的校本课程。若细致分析,这种“为开发而开发”的做法已给学校课程建设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种:

  一是劳民伤财的“全民课程开发”。一些学校的课改口号就是让每一位教师都至少开发一门校本课程,许多教师为了达成目标,不得不加班加点,搜肠刮肚,甚至是七拼八凑,“开发出”一门校本课程,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往往是自己所教学科的延伸和拓展,在校本课程实施环节也往往用自己在国家课程教学中已经运用熟练的教学方式。

  二是徒有虚表的“丰富课程超市”。很多学校都在着力打造让学生有充分选择的种类丰富的“课程超市”,让学生在琳琅满目的课程商品中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的科目。这种做法原意甚佳,但却忽视了一个问题,任何一门高质量的课程,其开发和完善周期都不会短,匆匆上马的课程超市,商品虽然表面看来琳琅满目,但假冒伪劣产品不乏其中,更有一些课程仅仅是“贴上了包装纸”,仅有一个粗糙的课程纲要,往往徒有虚表。

  三是成为空谈的“学生减负”。课程门类的日趋增加,学生本应灵活的选择性变成了不得不选择,这相当于变相地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减负的行动仅仅停留在了口号阶段。毫无疑问,日益庞大臃肿的课程体系面前,学生减负简直就像是一个笑话。

  特色课程摆脱“千校一面”

  切勿过分绑定校本课

  课程权力的下发焕发了学校的课程建设活力,以课程为核心进行学校教育特色的培育成为诸多地域、学校的共识。在“一校一品”等口号的带动下,特色课程建设成为学校谋求别样发展的新思路。

  特色课程之所以被广泛认同与践行,主要原因有如下三方面:

  一是国家课程的统一框架落到区域和学校,客观上需要考虑区域、学校的地域特色、办学特色、学生特色等一系列因素,国家课程向学校落实的过程,即课程的区域化和校本化过程,客观上是特色附加的过程。

  二是学校作为最基层的教育实体,要想体现学校的特点,摆脱“千校一面”的尴尬状况,争取更多的社会认可度,就必须考量“人无我有”的内容,而课程建设恰恰能提供适合载体。

  三是从区域来看,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特殊行业需要专门性人才,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需要多样化和特色课程来支撑。

  然而,特色课程建设后继乏力。当前,各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因为过于将特色课程维系于校本课程,把特色课程视为具备当地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紧紧围绕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在校本化上找特色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绑定校本课程,致使特色课程只能在每周一节的校本课时中落实,狭小的落实空间窄化了特色课程的发展。

  ■释疑

  课改后的课程为何变臃肿了

  造成臃肿课程状况的主要推手可表述为“一个法则,三大动因”。一个法则指的是学校课程建设中所秉持的“加法法则”。加法法则上承课程权力的下放,“放权——有权——用权”是其基本思路,用权的主要做法就是不断开发学校所能掌控的各类课程,在新课改所开拓出来的新区域内,用新课程来填满。

  所以,新课改以来,绝大多数学校的课程体系呈现的是一种不断膨胀的状态,日益膨胀的课程体系与相对固定的在校时间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动因之一是由原来的大一统课程体系变为三级课程体系,在一级变三级中课程门类进一步增加,“国家挖坑,地方、学校填土”,地方需要主导地方课程的开发,还要实施课程区域管理权,学校需要将课程体系健全,客观上就要开发新的校本课程,课程体系因此而膨胀。

  动因之二是应国家要求及社会各界的呼吁,各种教育都要进学校、进课程、进课堂,安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普法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等在落实层面,各地域往往要求进课程,编写专题教材,安排独立课时,相应地增加了课程体系的容量。

  动因之三就是各校为了创建特色而大力发展校本课程。课改以来,校本课程成为学校唯一可以全方位自主的课程门类,顺理成章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张名片。大力发展校本课程的结果是许多学校少则开发几十门,多则开发上百、甚至几百门,极大地增容了学校课程体系。(王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