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兴趣心理>正文

北京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到底改了啥

时间:2016-11-14 09:10:1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核心提示:2014年以来,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学科教学改进、中高考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等方面,北京市整体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特别是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和刚刚发布的《北京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形成了一个以中高考考试和招生录取为龙头的环环相扣的改革链条。

  此次以考试和评价作为切入点来带动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旨在真正尊重教师和家长的消费习惯,在考试供给侧给不同类型的孩子都有发挥的空间,使不同学生都有增量。同时,考试“指挥棒”的调整,引领中小学人才培养价值取向、育人模式、课程方案、教师培养等多项内容的系统性变革,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中高考命题增加

  可选择性和答案开放性

  阅读量增加、重视传统文化、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2016年北京高考中,这些延续去年高考试题的做法,赢得了考生、学校与社会的认可。通过高考撬动中小学教育改革,这将成为今后中小学教改的新方向。

  专家分析,从这3年北京的中高考命题来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题目的可选择和答案的开放性,给学生多种选择,满足不同类型考生的优势的发挥,释放孩子的主动权。

  比如2014年,北京的高考微写作题目首次出现题目“三选一”,让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还打破了以往“诗歌除外”的禁忌,允许在微写作中创作诗歌,给了一部分学生张扬青春、抒发生命诗意的空间。“所有这些释放的信号就是,让更多的孩子真正能用自己的优势进行竞争。”

  “考试这个指挥棒要变成交响乐团指挥手中的指挥棒,讲究的是调动和配合,调动每个人的优势,同时,各个学段的教育者也要配合起来,给每个孩子最适合他的教育。”专家分析说,中学老师要关注对口的小学中那些孩子有哪些爱好?优势学科是什么?关注自己将来如何把这些孩子的爱好和优势保护起来,并且提供支持使得这些孩子将来能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竞争。鼓励孩子在一个区县完成9到12年的教育,就是为了让这些区县的校长、老师为这个区的所有孩子在整个培养链条上发力,要用9到12年的教育供给替代原来分层分段的供给。

  新中考方案

  实现四个“考出来”

  今年4月,北京市教委公布了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中考从2018年开始实施,考试实行“必考”和“选考”的“3+3”模式。高考则从2020年统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再分文理科。

  按照新中考方案,中考的科目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类,“必考”的科目是语文、数学和外语,分值都是100分,外语的100分中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听力和口语考试,听力和口语的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选考”科目共五科: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门考试科目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三个科目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一门),同时,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即三科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和60分。

  专家分析,北京新中考方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让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它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从“选拔”到“选择”的变化,实现从“招分不招人”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的转变。二是全方位的“选择”体验,即更关注题目与赋分的可选择性、答案的开放性。三是从“一考定终身,只拼纸和笔”,到“关注平时,关注实践”。

  其中,考试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考)出来,把学生的课堂表现教(考)出来,把学生的基础和积累教(考)出来,把能力教(考)出来。

  今后高考不分文理

  英语增加口语听力分值

  按照北京高考改革方案,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其中英语的改革将从明年开始,从2017年起,英语听力分值30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到2021年,英语将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英语科目总分值不变,也就是听力和口语的分值将占到英语总分值的三分之一。

  从高校录取模式看,从2020年起,北京市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也就是“3+3”模式。选考每门科目满分100分,总分满分值为750分,作为高等院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臧铁军表示,改革中给了学生“选考”和“选科”的机会,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引导学生拥有选择科目的能力,要拥有这种选择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要有一个宏大的目标,对自己将来如何生活、未来拥有怎样的职业以及今后如何融入社会等都要有深入的思考,这需要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要转变思路。

  实践案例

  十一学校新中考选考方案

  为学生提供4次选择机会

  随着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的出炉,未来北京市初三学生都将步入“选课走班”的新时代。

  实际上,在四年前,北京市十一学校便全面启动初中课程改革——“选课走班”。在十一学校初中学部,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上课时段,而且可在直升课程、常规课程之间进行流动。没有了行政班,不设班主任,学校里的行政力量大大减少,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校园里的新生态。

  “新中考改革方案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儿。这种关注个性发展的意识会比选择的结果更有价值。”十一学校初中学部主任周志英透露,在十一学校,初中三年,面对历史、地理、生物、思品、物理、化学等中考选考课程,每个学生将会经历至少“4次选择”:第一次机会,新初一入学“体验课程”;7月份报到时,学生可通过两周左右的时间体验初中不同的课程。第二次机会,初一“课程1”;“课程1”在初一、初二年级循环开设,主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要求,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在“课程1”学习中如果发现自己喜欢的或愿意列入中考科目的,学生可以申请调整。第三次机会,初二“课程2”;“课程2”主要面向对这些学科专业领域感兴趣,将该学科作为中考科目的学生而设置;从初二年级开设,连续学习两年。学生如发现哪个学科“对不上眼”或不适合中考,同样可以申请调整。第四次机会,初三选考;中考前夕,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过去3年的学习,最终确定选考科目。“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使得学生可以最大化地接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优势。”周志英主任说。

  亲历者说

  名额分配比例扩大 远郊区普通校得到更大实惠

  位于门头沟区的北京市三家店铁路中学,今年有3名初三毕业生凭借着中考556、552和544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北师大二附中、北京汇文中学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这就是今年北京中招“名额分配”的招生方式。据了解,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同一学校连续三年学籍,招生考试总分达到500分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参加名额分配招生。今年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比例提高到了50%左右。也就是说,全市89所优质高中将拿出一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三家店铁路中学的这三位学生就是通过“名额分配”中的市级统筹和校额到校的招生方式被录取的。“这种招生方式使普通校,尤其是远郊区的普通校得到更大实惠,体现了优质均衡。”三家店铁路中学校长于国文说。

  除了校额到校的招生方式外,新学年,北京市首次推出的“1+3”培养试验项目将正式实施。这项允许学生“不参加中考而直升高中”的新政策将在22所中学试验。

  美术特色突出的北京市徐悲鸿中学今年的“1+3”培养实验项目招生情况不错。据学校校长周小林介绍,今年共有220人报考,最终录取了50人,来自城六区数十所学校,既有北京市户籍学生,也有符合中招录取资格的“八种情况”学生。

  招生方式的多样,也使得生源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分层分类教学,以及贯通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参与“1+3”试验项目的五十七中学就通过整合初、高中教材的方式将学科知识打通,上下一脉相承。据学校教科室主任邹玉环介绍,早在今年寒假期间,教师们便已经开始酝酿课程设置方案,并于暑假着手教材的编制。

  专家点评

  中高考分数背后的理念变了

  《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就是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张斌平认为,此方案是在北京总体教育改革背景下出台的,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受教育的连续性,从小学免试就近入学起,既包含中考改革,又隐含着对学生考上大学后的专业发展方向的关注。同时他还认为,中考改革有利于高考的推进,因为有中考改革作为依托,在初中时就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性,已经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而综合素质评价更是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家长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信息。

  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兰劲华分析说,在高中和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方面,“3+3”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她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引导高中学生在学习共同知识的基础上,再有侧重地投入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学科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将学业兴趣与未来在大学想学的专业有机结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表示,和过去相比,现在高考分数背后蕴涵的东西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现在高考愈发重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命题愈发重视对价值理念的考查。文/本报记者 罗德宏 李继君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