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对“一念一世界”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若是某件事儿你觉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才行,那这事儿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 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你骨子里不愿意做的。你骨子里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可能做好的,不可能做成的,不可能的!不信你就试试?再试试?反正你这辈子都放弃那么多回了,再多一次无所谓的
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解决办法: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一念一世界是一个很实在的道理,就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往往只是一念之差,可实际上的价值差异,却是整个世界的差异。
读书路径与境界更新
李笑来老师把他的读书路径和境界,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他28岁之前,是漫无目的的读书,能读多少就多少,能读到什么就读什么,不去挑,因为他认为挑书也是一种逐步积累的能力。这种饥不择食的方式有三个好处:
1、阅读变成了跟吃饭一样的需求,不需要督促自己,不读脑子就饿。
2、经常有各种意外的好运,可以从莫名其妙的地方读到了原本不可能获得的知识。
3、一不小心就积累了足够的里程——你要知道,驾驶经验远比驾驶技巧重要的多。
第二阶段:不得不挑书了,因为挑书能力能力在大量阅读后逐步形成。
他从向别人索要书单,起初他觉得书单没什么用,那肯定是别人的书单,肯定不是他的书单。后来就庆幸了,因为从来不向别人索要书单,于是呢,思考久了,观察多了,就明白一个特别简单的道理:向别人索要书单是使自己挑书能力逐步退化直至为零的最有效方法。这个简单的道理,他强调了2遍,他认为你的挑书能力不可能一直不长进的,除非你一定要让别人帮你挑书,除非你一直让别人帮你挑书。
第三阶段读的书开始变少,开始读学术文献。
他认为大量阅读学术论文,是非常锻炼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批量阅读学术文献就像从父母屁股下离开,而后独立生存,开始会有点害怕,之后会可怜过去的自己,怎么这么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怎么就没有早点独立。
第四个阶段开始检索阅读很多电子书
因为开通很多电子书的会员,于是在电脑建了一个图书管,需要大量检索阅读,所谓的检索阅读就是有目标的阅读,大体上知道哪些书有大概哪部分内容,通过全文检索功能,去找书里边的内容。
李笑来总结:从泛到精又回到泛,从全盘接受到部分接受到不能接受的部分也多想想看。这是三个境界,所有的人都是从第一个境界开始,随着阅读能力的积累就会发现无论什么书都有完全无法接受的部分,或者干脆是完全不应该接受的部分。你开始思考,你开始判断开始筛选,开始取舍。
阅读的目的
对于李笑来来说,阅读的目的很清楚,那就是改变生活。
他举例说,自己在读高中的时候,碰到了刮刮乐抽奖,他被吸引过去,用兜里仅有的两块钱,刮了两个什么都没中。在后来学到了一些概率常识后恍惚发现,以前的自己太傻了,任何一个认真学过概率论的人,是不可能去买彩票的。
虽然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印证了李笑来所说的改变生活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习得新技能,这就是阅读的目的。
升级自己的阅读操作系统
对于阅读理解这事儿,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掉以轻心,乃至于吃亏了都不知道。之前已经提到过,人们不由自主地把“阅读理解”简化为“阅读”,不由自主地轻视了“理解”。事实上,深入理解是很耗时费力的事情。李笑来认为可以通过两点来进行阅读理解的提升。
第一个是不仅要只字不差的读,还要反复地读!(致非虚构类书籍)首先要学会这样一点,不要总觉得“专业”这个事儿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事实上,只要你学习能力足够专业,无论什么,其实都可以学的比较专业。
其次,你要学会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想过要学会的本领:一本书,只要必要,即便读不懂,也要读完。有些书就是这样的:想要了解第一章,有赖于你对后面某一章,例如第五章的深入理解
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最有效的工具便是写作。他建议我们要像作者一样阅读,“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阅读的目标常常很宽泛,比如改变自己的观念,而写作目标能反过来,却常常非常具体,比如说清楚一个概念。所以有写作目标的人相对来看,在阅读的时候,更容易做到有目的的阅读和主动阅读。不会写作的人,读书一定效率很差。
结后语
读书对我们来说,都是日常细微之事。但如若掌握到了读书的方法和精髓,那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李笑来老师的读书经验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希望也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