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缺失、能力不足、后继乏力”,对于亚非留学,国家应尝试构建一种“政府补偿性”政策机制——
亚非留学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出国留学数据于2015年年底首次突破50万人关口,并有望于2016年底冲刺60万人大关。在此背景下,涉及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的留学活动,较之于我国的整体留学规模,只能算是一个非主流的“小众群体”。
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对亚非留学进行专门研究,极具战略价值。在这种背景下,近期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陈盈晖博士作序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员杨晓京等人合著的《亚非地区留学研究——中国派遣亚非非通用语留学生状况与人才战略研究》一书面世,可谓恰逢其时。该书通过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留学政策相互关系之研究,进而对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种留学人才制度建设和育人功能进行了全方位阐释。
“随着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长期累积的在外留学人员以及留学回国人员总量稳步增长,其逐渐形成的正能量已成为我国公共外交力量、民间外交势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承担起独特涉外软实力的作用。留学外交是通过作用于国外民众的感性心理,从而改善他国的对华态度,赢得理解与支持,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具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除了紧密围绕“非通用语种留学人才培养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这一重大“原则问题”循序展开之外,这部书稿每个章节中所涉及和分析的“具体问题”也都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亚非国家高等教育情况和留学生存状态的调研,以及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梳理中国在亚非非通用语国家留学生的基本状况基础上,该书认定当前该类留学人才存在着“普遍缺失、能力不足、后继乏力”等现象。同时,从国家层面上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着手,作者围绕着留学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选拔、培养、使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出操作层面上一些具体的问题所在,以促使现实向愿望的转化。最终,作者将落脚点定位在制度保障和相应体制机制的全面建设上,尝试构建一种“政府补偿性”政策机制,以加快实现培养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国家战略目标。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观察,国内针对亚非地区非通用语国家留学事业研究的时间并不算长,且文章不多,著作也几乎为零。因此,在各项相关研究基础上撰写的这部书稿,可以称得上是“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专著。该书全面论证出国留学活动与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关系,及其在“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构建了我国针对亚非地区非通用语种人才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加之与该书所奠定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将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可以继续深化研究的思路与基础。
一般而言,一本比较有分量的书往往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印记,且通常是基于对当下某个问题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追问,从而寻求解决有关问题的政策导向和现实路径。面对亚非留学现实问题的答案当然不是现成的,也不是信手拈来的,需要长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思考,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检验。
提出问题需要研究,回答问题更需要研究。任何理论虽然都不可能预计到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什么具体问题,也不可能提供解决所有现实问题的锦囊妙计,但能为我们提供正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这就是“问题导向”思想方法的精髓。审视全书,强烈的“问题意识”无处不在。该书作者在力求避免“自说自话、自我炒作、浮躁浮夸”的同时,正是依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这样一个基本思路,针对亚非留学的各类问题分别作了比较确当、合理的分析与表述,并据此提醒国际教育战略决策者们需要提升在这个领域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然,以亚非留学为代表的出国留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一个重要形式与内容,承载着国家、民族和众多家庭的理想与期待。时代环境迥异、留学之路殊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数百万留学人员的每一位个体,与国内数千万青年学生一样,无一不在“升学、生活、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经受着越来越多的磨炼、克服着越来越大的困境。与此同时,各类留学人员同样都会普遍面临着“住宿条件不佳、语言与文化融入难、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各种需要逐步适应的问题。
如此这般困境、体验和磨炼,无不体现出留学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无不展现着留学人才成长之路的艰辛与努力,何乐而不为?就当前出国留学活动的整体状况而言,并非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凋敝,而对上述所谓“欠缺”与“困境”给予“哭天抹泪、忧心忡忡、牢骚满腹、杞人忧天”式的指责多是些伪命题,显得短视和浅薄。(作者 管秀兰 陈伟 分别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齐鲁九州文化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