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外语培训 > 英语学习>正文

“小别离”为了长相聚

时间:2016-10-30 14:13:13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国内首部聚焦中学生留学的热播剧《小别离》,再次引发“低龄留学”话题的探讨,也真实反映出当今留学越来越低龄化的社会现状。该剧围绕中学生出国展开,讲述了三个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青春期的故事。细思“小别离”的背后,有对国内教育的反思,有对家庭教育的焦虑及家长的两难选择,最终,“小别离”是为了长相聚。

  “小别离”不能只为避升学

  在《小别离》剧情中,小宇面临的家庭问题最多,被送出国的原因之一就是躲避中考和高考,出国成绩好坏没人知道,镀金回来直接接管家族企业……

  现实中,也有许多家长因孩子成绩差,国内升学无望,或不想孩子经历国内的升学考试,或盲目跟风,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由于这种留学并非孩子个人意愿,造成近几年低龄留学生回流现象突出。人大附中国际部主任王淑艳透露:“今年,小留学生‘回流’的趋势非常明显。”

  “这些孩子大多是初中或高一就出国留学,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缺少关爱,他们到国外后出现了各种不适应,有的甚至受到心理伤害。”低龄留学的孩子中,虽然有些确有独立的想法和主见,但为了出国而出国的也不在少数。

  明确为什么要去留学很重要。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到了国外才会知道如何安排学习生活,才有可能积极独立地面对生活及学习抛来的难题。小留学生安昱桦说,有些学生甚至从没思考过出国的意义,只是为了逃避国内高中繁重的课业和父母的督促,就轻率决定出国。出国后无所事事地荒废了一两年后,因为学业或生活上的问题无奈回国的学生亦不在少数。“我身边就有几位这样被迫回国的朋友”。

  家长把出国留学视为在国内读不下去后不得已的出路。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国外名校的教育并非“保险箱”,在国内成绩优异未必能适应国外的学习方式。除了刻苦,学生还要有极强的自律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不断突破自己舒适圈的勇气。

  在国外,留学生要面对更多的问题与挑战。无论大学还是高中,查资料、自学、讨论、开卷考试、社会调查等“课业”的强度和压力,都远超中国学生的“死记硬背”。想要从国外中学升学或从大学毕业绝非易事。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要在各方面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去做研究。

  生活上也要全靠自己,按时起床上课,没有人“叫早”;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并自我监督,按时完成作业;自己出门,订机票、安排食宿;独立收拾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宿舍清洁等。

  “小别离”愿孩子有“大成长”

  “就我本人而言,短短两年的留学经历带给我的远不止学业上的进步和生活上的独立自主,如何在孤独中享受成长,主动挑战困难而不是被动地反抗,才是我留学更为深层的意义。” 安昱桦说。

  新东方前途出国助理副总裁卢巍介绍,中国家长选择让孩子出国读中学,往往是希望让孩子在国外锻炼独立能力,开拓眼界;在国外中学提升学习背景,为申请顶尖大学做好铺垫;在学习之外,可以拓展更多的兴趣爱好等多重因素。大多数孩子留学后会变得自信、成熟,富有创新力。

  低龄留学确有一定优势,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拓宽视野,快速提高英语水平,更有利于学生申请顶尖名校。中国学生如果直接申请美国名校很不容易,但在美国读书的国际生就大不一样。国际生和美国本土学生修同样的课,参加同样的课外活动。相同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小留学生更容易得到美国大学招生官的青睐,申请美国名校的成功几率会增大。

  如《小别离》剧中所演,大量低龄留学生中,虽有一些“学渣”,也有很多“学霸”。对此,有人反思国内的教育方式,有人担心优秀人才流失。

  对于越来越多优秀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业内专家表示,到国外上大学叫“留学”,留学不等于人才的流失。人才应该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只要有舞台、有平台,愿意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出力,哪怕在大洋彼岸,同样也可以做出贡献。国人要转变观念,不要以为留学生在海外未归就是人才流失,或者说在海外就不能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15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04.21万人。其中126.43万人正在国外进行学习和研究,277.78万人已完成学业,221.86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79.87%。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小别离”是为了未来更好地长相聚。

  事实上,随着各地高考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中国高考模式及未来趋势与国外院校选拔人才的模式越来越贴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国内考试评价体系,尤其是高考评价体系已向世界主流教育评价方式靠拢,虽然彼此间还存在一定差异。

  “小别离”不能说走就走

  “你今天进不了前100名,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啦。”《小别离》里,这句话成为如今不少家长心理的真实写照。

  现实中,“小别离”的脚步已无法阻挡。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躲避升学压力,或为了国外更优质的教育,选择越来越早送孩子出国。剧中三个家庭,其实是大多数考虑送孩子出国家长的缩影。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低龄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在许多国家低龄留学生中,中国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美国32.3%,加拿大31.2%,英国15%,澳大利亚48.9%。

  虽然低龄留学人数越来越多,但“小别离”不能说走就走。艾迪留学美国部咨询经理高原表示,自控能力差、英语基础弱的孩子不宜过早出国,而“优秀”的孩子能更快适应国外留学生活。这个“优秀”包含多个方面,如孩子的心理素质、自控能力和自理能力等。

  低龄留学是指12岁至16岁出国读书的孩子。由于年龄和自身能力等因素的关系,一些低龄留学生表现出许多不适应,出国后会遇到孤独、迷茫、压力、挑战。卢巍说:“家长在决定送孩子出国读中学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信和友爱,要有包容他人的胸怀;同时要有一定的英文基础,并养成英文阅读的习惯;训练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提高自控力。”

  全国自费出国留学中介行业分会秘书长鄂学文介绍:“我国留学低龄化趋势非常明显。出国就读高中及以下阶段的中国学生目前虽然总量较小,约占出国留学生总人数的10%,但增速最快。” 他建议:“高中以下学生出国留学要谨慎。如果选择留学,要提前做好语言、心理、生活自理等多方面的准备,家长如有条件尽量要陪读。”(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海丽)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