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
永远的女先生
2016年5月25日,女先生杨绛走了。 她是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也是钱钟书口里“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截至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她93岁高龄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杨绛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并且从2001年起,杨绛将个人稿费捐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到2014年已累计捐款一千多万元。杨绛曾说:“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杨绛不仅是无数人文学的导师,更是精神的引路人,从她留下的文本中,我们似乎永远能感受到文字间那蔓延而出的隽永及温情。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陆谷孙
学好外国语 做好中国人
2016年7月28日,陆谷孙先生去世,享年76岁。你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熟悉他的作品——《英汉大词典》。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英汉大词典》主编、著名翻译家、“英语大师”……种种名头和赞誉的背后,陆谷孙让复旦大学学生们记住的,是他每个学期都为本科生开课的不辞辛劳,更是他渊博的知识、敏健的头脑。
陆谷孙有学者和大学教师的样子,有文人才子的风骨。他最常教育学生的,是“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中文都没读好,怎么读得好英文?”,他的一生与语言相伴,与词典相伴,心怀 “一腔老血还会激动”的正义感,拥有“置身在胡桃壳里,却是无限的主人”的博大胸怀。
陈士橹
星斗其志 赤子其人
2016年4月24日,中国首个航天日,陈士橹离世。
陈士橹,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不懈追求航天梦60年,参与并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陈士橹的学术生涯中,他始终紧跟学科理论发展前沿。他编写的《导弹动态误差》,成为了全国国防院校飞行力学专业的范本。陈士橹在校不仅要讲授专业课、带研究生,还要指导青年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就在逝世前的一个星期,他指导的最后一位博士生刚刚完成论文答辩。在他的带领下,西工大宇航工程系从无到有,逐渐壮大,成为国家航天大发展的主力军。
陈士橹曾说过:“每个学子的心中都有一颗星,如果能让自己出彩一点,整个星空就会更加灿烂”。
李保国
矗立在太行山上的丰碑
2016年4月10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走了。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致力农民致富的事业。30多年来,李保国扎根山区,为农民举办各种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先后完成28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余个村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使贫瘠山沟里的10多万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作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他对学生学习一丝不苟,不论离学校有多远,他都按时赶学校,从不耽误上课,不耽误指导研究生的学业,不耽误参加科研活动。李保国对教学工作尽心尽力,他把学生带进太行深山,让学生在生产实践第一线,在与农民群众的结合中学习真本事。
他是学生眼中的“主心骨”,他是山区人民的希望,更是矗立在太行山上无言的不朽丰碑。
汪自强
扎根山区的科技特派员
汪自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他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教育系统扶贫成就突出的优秀典型,更是无数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从教三十余年来,他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6本,主持承担了国家农业部、浙江省科技厅等多项课题。作为老师,他爱岗敬业、潜心育人,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年担任学生德育导师;作为第三批省科技特派员,他兢兢业业服务浙江偏远山区11年,每月抽出时间“泡”在泰顺农村,为当地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29个,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被农民誉为“科技财神爷”。汪自强爱国为民、拥有科技扶贫的坚定信念,扎根山区、甘于为扶贫事业而奉献,更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李元芳
跪守三尺讲台
李元芳,安徽凤台县丁集镇张巷小学教师。今年42岁的她,3岁时不幸身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肌肉严重萎缩。1998年,她大学毕业回到家乡的村小成为一名教师,依靠拐杖支撑身体给孩子们上课,一干就是18年。 如今,李元芳每天要上4节课,还要负责一小时的自习课,一天差不多要站4个小时。2008年,由于长时间拄着拐杖站立教学造成脊柱侧弯变形,腰和腿时常疼痛难忍。为了不影响教学,她在讲台旁边放了长板凳,疼得厉害时,就单腿或双腿跪在板凳上给孩子们讲课。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李元芳风雨无阻,用心教好每一节课。“曾经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是没法当老师的,后来才发现这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能够教育乡村孩子、给他们带去快乐,是特别有意义的事儿。”李元芳说。
刘占虎
留守教师43年深山坚守
刘占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刘家台乡黄龙寺村乡村教师。年近60岁的刘占虎,自1974年开始在黄龙寺村教书,一教就是43年。从第一次站上三尺讲台开始,接下来的43年,刘占虎都选择在这讲台上度过。期间,他既教过孩子,又讲过成人夜校,却一直没有离开讲台。现在的黄龙寺小学,学生就剩李禹锟一个了,尽管只有一名学生,刘占虎对教学的热情却从来没有受到影响,正常的课程安排他也从来不会马虎,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也完成得井井有条。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教好学生,做好老师。大山养育了我,既然我生在这里,就让我继续这样生活着吧!”。
陶汝琴
十进“麻风村”的大学生志愿者
陶汝琴,湖南省大四学生,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家工作营”长沙地区的负责人。三年来,她带领志愿团队十进“麻风村”。志愿者的工作琐碎又辛苦。没有时间筹集足够的经费,陶汝琴就从自己的生活费、奖学金里“抠”。为了省钱,每次进村她都带着伙伴们坐最便宜的火车、公交车,一路颠簸。陶汝琴带着志愿者的拳拳之心,走遍了湖南省内几个大的麻风病康复村,不但与当地管理部门形成了良好互动,也让环绕着老人们的疏远和偏见有了消融的迹象,更为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带来了爱与希望。
这3年到底进村多少次?“11次。但并没有结束。”陶汝琴说,今年寒假进村的事宜已经安排好,将来不管是工作还是继续读书,都会把这件事坚持下去。
徐川
把思政课讲活了的校园大V
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他是校园大V,更是将思政课讲活了、“上课课会火,上网网上红”的网红老师。
今年“五一”期间,徐川在个人微信号“南航徐川”推送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章,被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300多个微信号转发。“让人沉静下来,更加坚定了信念。”“好想去蹭课!”……网友看后纷纷留言。关于上课,徐川有自己的秘诀:“我永远都是以10比1的比例来备课,也就是说,1个小时的课堂内容需要10个小时的课前准备。”徐川说:“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每个学生都掌握话语权。我们要用学生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和他们对话,为他们解惑,陪他们成长”。
韩春雨
争议中的“诺奖级”成果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称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论文一发表便引起全球生物学界巨大关注,该研究甚至被誉为“诺奖级”成果。
但不久之后,韩春雨的实验成果遭到了质疑。不少研究者跟进这项技术,有的说重复不了该实验。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表示,将流程来调查此事。10月,13名中国科学家联名呼吁调查韩春雨实验。这13人均未能复制出韩春雨实验结果,他们希望韩春雨能公开所有原始数据,韩春雨所在河北科技大学及其他相关单位启动学术调查。面对质疑,韩春雨强调“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11月,《自然?生物技术》表示,将于2017年1月完成韩春雨论文相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