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影像医学领域的佼佼者,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以及德克萨斯大学任教,并连续两年获得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国际教育发展奖和优秀奖,是迄今为止亚洲唯一连续获此殊荣的人。
她是怀揣一腔爱国热情的赤子,为开拓中国医学科技事业的新天地,尽自己一份力量。
她,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田梅。
不愿让中国再望“洋”兴叹
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田梅刚刚收治了一位病人。
该男子已连续几周没有正常进食,体重不足60斤。经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分子影像的诊断,发现为淋巴瘤。因诊断及时、准确,病人避免了其他不必要的检查,为下一步的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核医学分子影像是当前高精尖的影像诊断技术,已被国家列入‘十三五’期间的100个重大项目,中国在该领域将大有可为。”田梅说。
第一次认识PET,是田梅20多年前读临床医学本科期间。那时的教科书上写着:PET检查的诊断价值高,但由于设备昂贵,国内没有条件使用。
PET有如此神秘吗?为什么中国用不起?田梅开始查阅资料,心中的问号一个个被拉直:PET仪器设备一整套售价为几千万元,一次检查1万多元,而当时普通工薪阶层月收入只有100多元。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就在研发PET影像,美国、欧洲和日本处于技术的前沿。中国因为经济落后缺少投入,只能望‘洋’兴叹。”田梅说。
2000年,田梅赴日深造。为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她几乎天天都是医院、宿舍两点一线。每当开展研究项目时,她都认真设计和计划,以详尽的数据、科学的分析赢得导师远藤教授的赏识。远藤确定她为外籍学生中唯一的PET临床博士研究生,并以第一和通讯作者的名义发表学术论文。
凭借杰出的表现,田梅不仅拿到了博士期间所在大学医学部唯一的日本政府奖学金,而且提前一年完成医学博士学业并获得青年研究者奖。
2006年,田梅受邀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附属医院工作,随后在德克萨斯大学癌症中心担任助理教授。在这期间,田梅将分子影像法应用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首次确立了长时程示踪和监测评估干细胞治疗模式,被核医学界同行相继借鉴和采用。
从海归学者到“中国创新”
2011年,田梅入选“千人计划”,专注于多模式分子影像对于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
PET可以用于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影像诊断,但PET的能耐不止于此。田梅归国后的一项重要突破,就是拓展了分子影像在脑科学,特别是脑机融合领域的新应用。
“脑中风、脑外伤等神经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是医学上的难题。我们尝试用PET分子影像技术去监测复杂的大脑,发现了控制单侧肢体转向运动的重要脑区和控制机制,为脑功能康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田梅说。
这个研究方向在国际上没有先例。田梅凭着一篇论文修改18遍、几乎每个双休日都在加班、一项实验能做上百回的科学精神,硬是创造出来这样一个“中国课题”。
回国后,在研究设备和空间场地等较为艰苦的情况下,田梅克服困难,在核医学分子影像科研、教学和临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创建起独具特色的核医学分子影像研究应用体系,为重大疾病的预警预防、准确评估、早诊早治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人才培养,未雨绸缪
据统计,PET设备在美国有3000多台,日本也有400多台,而中国只有300多台。未来中国的PET应用将有巨大发展空间。
为培养人才队伍,田梅在浙江大学医学部承担着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留学生、硕士班、博士班的教学任务。在博士生吴爽的眼中,田梅的治学非常严谨,文献调查扎实细致,实验细节丝丝入扣,“田老师上课既有专业基本知识原理的讲解,又有临床应用的实例介绍,更有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专业是多么的重要和有意义”。在田梅的引领和感召下,核医学分子影像正在成为报考和就业的一个热门专业。
“我可以设想100年之后,分子影像将成为医疗事业中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因为我们可以及早地预测、预防和治疗,特别是在精准医疗和脑科学中,分子影像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这个领域,抢占世界科技竞争先机。”田梅说。(记者 蒋亦丰)
《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9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