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高教视点>正文

高校如何应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

时间:2017-04-18 07:47:42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教育源与辐射源,也是各种社会思潮夺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前沿地带。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在把握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其中既有来自内部的消解,也有来自外部的冲击。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挑战。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缩小的“地球村”,中国GDP跃升世界第二,有力地提升了在全球的影响力。但是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力从事资本扩张的同时,利用各种传播方式,进行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导致少数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否定和排斥。

  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调整的深刻变化时期,社会矛盾和冲突客观存在,如征地拆迁、食品安全、贪污腐败、贫富悬殊、道德滑坡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知产生冲击,制约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说服力和实际效果。另外,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在一定范围内盛行,这直接导致少数大学生重现实功利、轻理想信念,关注物质创造、轻视意识形态。

  新媒体传播带来挑战。以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高校的广泛普及,使大学生生活学习趋向开放化、多维化。但新媒体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各种色情、暴力、谣言、垃圾有害信息也通过新媒体传播。此外,境外新媒体运用各种方式,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造各种噪声和杂音,严重挑战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权威性。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施对策

  强化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夯实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高校党委要担负起政治责任、领导责任,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一线,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管理和统筹。把守土意识化为明确底线、完善机制、加强阵地建设、把好选人引才政治关的具体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高校党委要强化课堂、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领域新情况新动向。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教学宣传有纪律,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区分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既不把学术探索当作政治分歧来对待,也不把意识形态当作一般学术问题处理。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本质体现和内容的高度凝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高校要根据各自的历史传统、学科优势和工作实际,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且统领意识形态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熏陶方式,着力提高师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呈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深挖各自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学科优势,重点围绕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实践文化、物质文化等等,打造“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格局,用丰富、生动的文化形式,深化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内涵。

  树立意识形态正面宣传的理念,优化网络舆论环境。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改进事业成就宣传、典型人物事件宣传、主题活动宣传,广泛凝聚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正能量。以“内聚力量、外塑形象”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总体思路,以教师和学生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本着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学校基层、贴近师生员工的原则,大力开展先进典型的评选,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网络媒介在意识形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应积极介入,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围绕师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发声、主动回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堵疏结合,以疏为主,努力打造示范性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广泛开展师生网络素养教育,将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表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任务。

  狠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打造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队伍。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决定着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效果。然而,少数教师师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中造成恶劣影响。当前,高校要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把意识形态建设融入教学各个环节。高校要确保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教职员工的政治素质和育人水平。此外,高校要统筹党群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组建一支政治坚定、能打硬仗的意识形态建设队伍,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队伍支持。

  (作者丁振国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陈华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编审)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