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上专家指出
公共艺术学科教育“疯狂生长”让人忧
本报讯(记者 刘博智)“如今中国随处可见丑陋的建筑,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艺术教育有一定责任。”在首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上,一位与会者说。
2012年,教育部进行学科改制,将公共艺术列为二级学科,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纷纷集中创办或者建立公共艺术专业。从此,中国的公共艺术学科教育开始了“疯狂生长”。“短短4年间,已经有102所院校设有公共艺术专业,全国将近1/4的艺术类高校开展了与公共艺术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介绍。
然而,这种生长并不健康。“很多院校的系和专业只是名为‘公共艺术’,基本上是在传统学科基础上稍加公共艺术之名点缀,甚至有些仍是传统学科的翻版,既失去了传统学科的特色,也没有抓住公共艺术的文化主旨”。
分析这种“急躁”的原因,王中教授说:“这种粗放式发展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待文化的‘快餐’心态有关。”
目前,国内高校公共艺术专业教育的实践主要有两种去向,一种是结合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等空间载体进行研究,但是多数情况下,并没有真正引入“公共意识应承载文化精神”的开放性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科学基础上衍生,另一种主要结合雕塑、壁画进行研究,但更多情况只停留在公共场所艺术品的概念上。
近年来,一些艺术和设计类院校纷纷开设“公共艺术研究中心”,整合学校不同的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和社会实践机会,但学科的交叉和共融只是蜻蜓点水。
王中认为,未来的公共艺术教育应该构建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对于中国快速城市化的需求,要有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把专业教育重心指向文化本位。最重要的是面对中国社会对艺术需求的复杂性,既要实施多元发展的专业教育,又要快速建构一个强大的综合学术平台”。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4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