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高教视点>正文

三问高校社会服务:大学如何走出“象牙塔”

时间:2016-11-15 08:50:26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教育眼·聚焦高等教育改革③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日前落下帷幕,不少参赛项目引起了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的兴趣,可能会在将来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人才和科研的高地,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如何真正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实现全方位对接?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交出的答卷。

  一问前提条件

  ● 大学办学定位是否明确清晰?

  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本以上的大学,不少是研究型高校;二本、三本院校盲目效仿,一窝蜂往综合性大学这条路上挤;应用型高校缺乏发展空间,高水平应用人才严重短缺……求大求全、定位不准、缺乏特色、千校一面,是高校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社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大学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就必须改变同质化趋势。在这方面,国外经验值得借鉴。比如美国的一流高校特色鲜明、风格迥异,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应用型大学,还有如纽约时装学院、美国烹饪学院等专门学院,都培养出了大批人才。

  在当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中,引导高校明确自身定位,分清层次类型,办出特色水平,服务经济社会至关重要。怎样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怎样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地方高校;怎样建立健全高校分类指导、分类拨款、分类评估制度……都是推动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 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服务社会,最根本的是人才培养。但我们现在培养的人,往往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从“高”的方面看,当今大学生对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关注不够,对科学技术创新有些乏力,对社会发展变革缺乏深刻认识。从“低”的方面看,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实践技能低,工作能力差,小事也做不好。如何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向应用型发展,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是高等教育需要应对的挑战。

  “如果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造就创业本领,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那么未来他们必能成为有批判性思维和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建设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说。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注重实践,加强高校与产业、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类型,提高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比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服务战略新兴产业、重大民生急需等。

  二问科研转化

  ● 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为何容易“两张皮”?

  一边是大量科技成果“睡大觉”,一边是渴望新技术的企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如此情形,并不罕见,正折射出当前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高校科研成果只有在生产中实现了转化,才能真正发挥出创新引领的作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事实上,很多高校科研在立项时就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选题不够“接地气”、市场定位不明确、考核指标不清晰等,导致项目成果大多停留在纸面上,自然也产生不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高校科研应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具体说来,就是要求高校加大应用技术研究,要把科研重点放在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上来。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要实现科研成果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关键要走好两步:第一步是应用型研究要注重选题的贴近需求;第二步是技术研发出来后,要与产业进行深度的合作研发。

  ● 怎样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

  “从样本到展品,最后成为废品”,对于高校科研成果,这样的说法或许略显夸张,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困境。目前,我国高校在论文数量、专利数量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但科技成果转化率这一指标却一直处在较低水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先进国家这一指标在60%至70%左右。

  解决科研成果转化中的“肠梗阻”,关键在于调整“指挥棒”。长期以来,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往往“以论文论英雄”,重课题、重论文,轻应用、轻转化。在这样的导向下,许多科研人员倾向于选择容易发论文的课题,而并不在意立项能否实现后期转化。加之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自然更是没人愿意用心于此。所以,调整科研评价标准,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打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组合拳”:去年,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实施;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印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国办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在下放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科技成果收益留归科研单位、大幅提高科研人员的奖励比例等措施下,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正在逐步破除。

  三问智库建设

  ● 如何拧干智库发展中的“水分”?

  随着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推进计划的逐步实施,高校智库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新时代:创办《高校智库专刊》和“中国大学智库论坛”、设立首批42个国别和区域的研究培育基地、累计提交咨询报告4万余篇……然而,在喜人的形势之下,高校智库也存在着一些“水分”,真正有分量、有影响的智库还很少。

  “看到中央对于智库发展建设的重视之后,似乎在一夜之间,涌现出了众多的智库。一些智库评估机构也纷纷兴起,在还没搞清楚智库的战略定位、运行模式、治理结构的前提下就开始盲目排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高校智库与一般性大学之间是有区别的,“如果图一时热闹,混淆了基础研究和政策对策研究之间的区别,把所有高校都变成智库,那将是智库建设的悲剧。”

  专家们认为,在智库建设中,百花齐放固然好,但朵朵鲜花还需有特色。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智库应当有明确的自身定位,警惕乱贴标签、一哄而上、只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只有站在国家发展的全局,潜心研究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核心和瓶颈问题,高校智库才能发挥自身优势,为政府提供专业客观、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 如何实现“庙堂”与“江湖”之间的有效对接?

  学者们指出,作为国家“智囊团”,高校智库要想真正为改革和发展凝聚力量,提供高质量的咨政服务,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环,就是如何将“智力”优势转化为“治理”效果,实现“庙堂”与“江湖”之间的有效对接。要实现这样的对接,首先要厘清高校智库的特点。一方面,智库研究不同于纯学术,不能一味依赖逻辑思辨,纠缠理论学理,而是要“接地气”,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智库研究不同于商业化项目,必须站在服务国家决策的高度想国家之所想,绝不能成为个别利益集团代言人。

  要让政府对高校智库“信得过、用得上、想得起、离不开”,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创始人王荣华认为,智库研究的问题必须是“真问题”,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而这种“真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靠的是沉下身子、实践调研,然后进行系统性的思考,最后才能提出具战略性、宏观性与前瞻性的决策建议。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