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引发热烈反响,大学生们表示
留在祖国边疆,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本报和田5月4日讯(记者 蒋夫尔)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教育报5月3日一版头条以《安放在祖国边陲的青春更精彩》为题,刊发了新疆和田师专内地籍毕业生90%选择留在包括和田在内的南疆地区农村就业的报道,在内地籍在校生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大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以学长们为榜样,留在南疆,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在新疆和田师专,来自甘肃省古浪县的学生朱成杉说:“学长们扎根边疆,挥洒青春,在艰苦地区建功立业,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祖国边疆建设需要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朱成杉今年读大二,学的是数学教育专业,“我已经把户口迁到和田了,毕业后就留下来”。
大三学生唐泽楷来自山东省淄博市,即将毕业的他准备毕业后留在和田创业。“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责任有担当,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即便在边疆,同样也能书写不一样的青春。”唐泽楷说。
报道也引发了石河子大学内地籍大学生的共鸣。“报道中的大学生事迹,让我深有同感。”来自山西省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学生宁柄淇说,“新疆虽然离家有些远,也不如内地大城市繁华,但我仍然选择留下来,为新疆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同宁柄淇一样,石河子大学一批批内地籍毕业生在“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向中逆流而上,主动申请到新疆、兵团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循着老一辈援疆革命者的足迹开始新的创业。近年来,该校内地籍毕业生近60%自愿选择留在新疆工作。
采访中,大学生们纷纷表示,自然环境和条件虽然艰苦,但只要能找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路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越困难,越需要人才,越能够体现大学生的价值。谈到青春,学生们说得最多的是:青春无处不精彩。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5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