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校媒体影响力
表2:高校媒体影响力TOP10
(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时间:2017.9-2018.9)
说明:媒体影响力由中央级媒体报道指数、行业媒体报道指数、网络媒体报道指数等维度组成。
从高校媒体影响力榜单来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天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居榜单前十。榜单设计了中央级媒体关注度、地方及行业媒体关注度、网络媒体关注度三个维度,加权归一化求得,体现媒体对高校的关注热度。
图1:媒体关注度趋势
从媒体关注趋势图来看,在监测时间段内(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媒体对高校的报道热度呈高温态势,报道量(含转载)达到605万篇,月均报道篇数在50万篇以上。从媒体关注趋势来看,报道量集中在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间,2018年5月、6月、8月成为舆情高峰。“教育部公示大学申报新专业:大数据领跑 人工智能最热”“教育部:在高校培育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清理1453个科研项目 被撤项目还将追回经费”“清华2018年选拔新生骨干392人 首次要求港澳新生必须军训”“首次专业水平评估——北京大学经管类专业学位均获评A+”“浙江大学科研团队推出最新成果 识别癫痫病灶有了大脑‘卫星云图’”等新闻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图2:媒体报道正负占比分布
从媒体报道正负占比情况来看,负面报道占比为28.32%,正面及中性报道占据优势,占比达到71.68%。其中学校会议、论坛、宣传、活动、高校改革、高校科研、学科评估等话题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负面报道方面,主要涉及师风师德、校园管理、学术不端、学生安全等方面。
从媒体报道占比来看,由于负面报道量占比较低,不影响各高校总体排名。
图3:主要媒体报道分布(单位:篇)
从新闻发布来看,《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报道量位居前五。《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长江日报》《新华日报》《西安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及地方媒体也给予重点关注。报道内容多涉及高校改革、自主招生、大学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创业等。如《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中英加强高校创业创新合作》《广西全面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教育部:对高校思政工作专项资金实行全面绩效管理》;《高校境外办学研讨会举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加强师资建设(建言)》;《中国教育报》发表《高校体育的深层“蝶变”》《实现高校话语表达“信达雅”》《75所高校亮相第20届工博会》《启动“百名院士进高校”活动》等报道;《南方都市报》先后刊发《“智力大运会”开幕 高校才子用数学参与社会治理》《依托高校资源 提升国际教育办学水平》《高校“零门槛”转专业须辅之以办学改革》《高校自主招生可考虑取消论文加分政策》。
图4:媒体报道词云分布
根据媒体报道,整理出媒体报道词云分布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评估”“学生就业”“高素质”“专业方向”等成为媒体报道热词。
(一)清华北大双子星高居《人民日报》报道量之首
从表2高校媒体影响力榜单中可以观察到,入选榜单前十的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三所高校获得中央级媒体关注度最高。
在监测时段内,《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涉及高校的报道量共计40442篇。其中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十所高校的报道量为13092篇,合计占比32.37%。
图5: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10所高校的报道量分布情况
检索数据发现,登上《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版面的这十所高校,北京大学以2928篇的报道量居首,占比为7.24%;清华大学居次,报道量为2739篇,占比为6.77%;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三,报道量为1753篇,占比4.33%;北京语言大学居第四,报道量为1125篇,占比2.78%;中国科学院大学居第五,报道量为1113篇,占比2.75%。媒体关注度是衡量高校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中,中央级媒体报道量,特别是《人民日报》的关注度更是可以凸显这一指标的意义所在。从这十所高校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高校的报道量占比近两成,优势明显。
图6:中央主要新闻网站报道排行
此外在中央主要新闻网站方面,人民网对各高校的报道量以395050篇(含转载)位居第一。如人民网刊发《泰晤士全球大学排名 清华大学跃居亚洲第一》《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在京成立》《别了,我的大学》《浙江大学发布“双脑计划”》等多篇文章对高校在招生、校园管理、学生工作、高校改革等多个方面作了详细报道。
(二)媒体聚焦高校“放管服”改革
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被舆论称之为推进高等教育“放管服”新政,旨在破除束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激活广大教研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争培育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优势。《意见》旨在抓住改革的“痛点”,解决积弊多年却制约无解的核心问题。
2018年4月27日,教育部公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印发自主审核单位名单的通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0所高校被确定为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央广网刊发报道《教育“放管服”放大招 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意味什么》称,通过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改革,自主设置发展交叉学科,探索人才供给的新模式,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力,带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事制度体系改革、学术体系改革……释放高校的活力与生产力。面对当前高校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进一步释放活力与生产力,是各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各类论坛、活动、科研项目获央媒重点宣传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媒体影响力榜单上排名靠前的高校颇受中央级媒体关注。清华大学组织的多个论坛、活动、毕业典礼,如2017清华大学国家形象论坛、第七届世界和平论坛、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校长寄语等被《人民日报》关注报道。2018年5月北大迎来120年华诞,《人民日报》刊发《120岁的北大,当以怎样的面貌传承北大精神》《奋进新时代 做出新贡献 ——写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等多篇文章予以宣传。浙大发布“双脑计划”、浙江大学干细胞实验将再上太空、全力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全球格局等科研、活动也被多家中央级媒体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非关系研讨会为北京峰会建言献策、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苏州揭牌、世界大学智库联盟成立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人民网则重点关注了厦门大学高校机制改革,刊发《厦门大学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教育部任命三名厦门大学副校长 其中一名是“70后”》等文章予以宣传。
(四)地方、都市类媒体报道助推高校关注热度
在媒体影响力榜单上,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排名也较为靠前。除了中央级媒体报道外,地方及都市类媒体也对各大高校予以重点宣传。如《天津日报》《滨海时报》《今晚报》《每日新报》报道了南开大学百年校庆LOGO网络投票启动、南开大学设立 健康数据研究中心、2018南开大学获校友捐赠近4700万元、世界名校龙舟大赛南开大学获1银2铜佳绩等;《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科技报》则重点关注上海(复旦大学)扶贫研究中心成立、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正式试运营、复旦大学石墨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复旦大学清理“不达标”通识课程等内容。《南方都市报》《长江日报》《新华日报》《广州日报》等地方及都市类媒体则重点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落户天河黄埔 两个校区分别选址华南植物园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中科院将深度参与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校园建设等内容。
(五)高校负面舆情高涨需重点关注
表3:高校负面舆情热度列表
高等教育是舆论场最为关注的重点教育领域。媒体在正面宣传高校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会议活动举办的同时,也聚焦关注高校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以舆情视角视之,高校负面舆情也是影响舆论传播的重要因子,同时对高校自身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这些负面舆情主要涉及学术不端、学生安全、校园管理、突发事件等。
如清华大学在监测区间内,发生的主要事件有:因教授付林涉嫌贪污身陷囹圄近两年已被取保候审、清华等数百名专家参加学术会议 酒店晚宴感染沙门氏菌159人送医、清华副教授和上财青年长江学者陷抄袭之争 两人争论成热点等事件;北京大学在监测区间内,发生的主要事件有:北大网红教授薛兆丰的“知识付费”风波、北大教师回忆高岩自杀事件:当年学校调查定性不是“性侵”、北大本科生岳昕发布公开信称因沈阳事件遭学院施压、审计署: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违规持有理财产品1.45亿元等事件;厦门大学在监测区间内,发生的主要事件有:厦大女研究生网上发布“精日”反华言论被严肃处理、厦门大学助理教授因个人网上言论遭解雇等事件。
高校负面舆情呈现不断上扬趋势,这与高校领域话题多、属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密切相关。从舆情爆发及传播来看,微博、微信及知乎、抖音等新型社交媒体依然是舆情发生的主要信息源及舆情发酵关键渠道。这类新媒体快速传播的特点对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高校相关部门在掌握舆情规律、摸准网民情绪及社会心态的同时,也应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科学运用舆情监测,积极开展舆情引导。
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汇总:
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一):高校社会影响力排名
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二):高校媒体影响力排名
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三):高校新媒体影响力排名
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四):高校网络舆论影响力排名
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五):高校科研影响力排名
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六):高校校友影响力排名
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