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学校行业快速发展国际课程本土化成重要实践方向
10月27-28日,首届国际化学校高峰论坛暨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在杭州召开。超过五百位国际化学校校长、办学集团负责人与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本着“权威、专业、前沿、务实”的宗旨,围绕“基础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之国际课程本土化创新”的主题,共同探讨国际化学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分享基础教育领域国际课程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本次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集团)、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集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集团、中国教育在线、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晟泰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国际学校在线、晟华国际教育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承办。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总裁范晓虹女士主持论坛开幕式,对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德忠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周承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阳爱民教授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在论坛开幕式上带来了对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内容的解读,并分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国际化”应具备的内涵。
中国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化学校行业快速发展
1983年,邓小平在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启了我国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论坛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本中发表《对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30年的再思考》主题演讲,并提出“中国教育要走向现代化、融入世界、拥抱未来”。
近些年来,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国际化学校数量已逾千所,在校生人数超过百万人。三十余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从最初的单向学习和引进国外教育,到双向交流与合作,再到深层次的开放、引进与融合。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在其主题演讲中提出,民办国际化学校将成为实现更美好教育的主要路径之一。
国际化人才培养需适应新时期要求国际课程本土化成重要实践方向
当今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前美国教育部副部长Dr. Susan K. Sclafani在论坛上发表《面向世界公民的教育》主题演讲,分析了21世纪对国际化人才提出的新挑战——需同时具备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信息与传播的能力、生活的能力以及21世纪全球知识。
如何真正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帮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挑战的素质和能力,是国际化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亟需探讨的问题。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梅德明、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叶翠微、剑桥国际考试委员会课程发展与支持副总监Ms. Carolyn Tiller、芬中教育协会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栋等诸多教育专家分享了不同国别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道路。
课程建设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国际化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国际课程本土化创新的重要性。论坛上,更有数十位优秀校长及专家学者,针对“国际课程本土化创新”主题进行了实践分享,并分别就“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素质教育”三大领域的课程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国际化学校急需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行业组织协同管理实现科学健康发展
国际化学校行业发展迅速,但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行业多数从业人员经验需更加成熟,在办学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此同时,国内尚无既满足国家人才发展目标,又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国际化学校标准体系,学校办学质量难以衡量。本次论坛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曹文对世界各国学校评价认证标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分享了《国际化学校质量保障标准体系》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与会学校代表及国内外专家对标准体系制定表示了深切的认同与期待。
此外,近些年我国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注重调动市场活力和社会力量。对此,许多与会学校代表及专家表示,希望在此大形势下,凝聚国际化学校行业力量,建立一个以凝聚引领、平台服务、规范自律的行业组织,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