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留学移民 > 留学资讯>正文

【论坛早知道】国际化学校的课程本土化创新之路

时间:2017-08-30 10:10:14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论坛预告】金秋十月,首届“国际化学校高峰论坛”将于杭州开幕!

  引进国际课程体系,是国际化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随着国际化学校行业的成熟,“国际课程本土化创新”的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国际化”与“本土化”,如何在国际化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达到创新性的结合?小编作为行业内富有“情怀”的热心人士,非常关注大咖们对此专业问题的权威观点。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怀”?

  在此,小编给大家放点儿福利。10月27-28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国际化学校高峰论坛暨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上,“国际课程本土化创新”是核心主题之一哦!主办方邀请了众位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行业的大咖们,届时将一起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在此之前,我们曾经在采访诸位国际化学校校长时,也邀请大家对“国际课程本土化”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论坛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

  《校长FAN》专访回顾

  崔建社校长 中大黄埔国际教育集团:

  “东方伦理智慧,西方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

  中西合璧的国际化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太难。国际化课程建设,需要选择一种国际标准作为背书,也必须以国家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为基础,不能离开我们本身最基本的东西。要把中西两种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要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而不是内容和时间的叠加,不是简单的做加法。

  陈泽芳校长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更中国,更世界!”

  华师附外最大的特色是融合与创新。在课程建设上,没有完全照搬和模仿国外的东西。陈校长认为,我们国家课程有很多非常好的东西可以借鉴和传承。在华师附外有一个专家团队在进行课程设计,其中有牛津大学的博士,也有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学者和教授。在专家团队的设计之下,华师附外的课程体系体现出了中外融合的特点。华师附外的主课程中包含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既有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也有国际礼节课程。

  叶和丽校长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国语学校:

  “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就是‘国际视野’加‘中国道路’。”

  广外外校课程的国际化不仅仅是把国外的教材拿过来,还把国外教材和中国教材进行了融合。例如英语教材,广外外校以香港朗文为主,综合广州版国家教材,在教学时不断地对文本进行再构复现。比如说节日,朗文教材主要讲西方节日,而广外外校在教学时,会把中国的节日作为重点来进行文本的再构。

  吴玉爱校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中小学:

  “不是有国际部就是国际化,不是有几个外教就是国际化,也不是开了雅思课程或挂了国际理念名头的课程就是国际化,我觉得太肤浅了。”

  目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课程有了一些规范化的要求,需由三个方面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广外附属中小学就是在这个框架之下开设课程的。实施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上来实现自己的课程体系。如在科学课中引入的欧美STEAM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虽然它不是语言课程,但具有国际化的特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吴校长认为,要做国际化教育应该要考虑到课程的国际化,而不简简单单是开设语言课程。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