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试资讯 > 职场新闻>正文

“强制实习” 背后的教育弊病

时间:2017-08-04 21:41:06    来源:人民网教育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原标题:“强制实习” 背后的教育弊病

近日,媒体曝光了沈阳一所高校强制要求学生利用暑假到富士康实习一事。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闻声迅速响应,叫停了实习,校方将学生全部撤回。这一叫停看似是迅速纠正了错误,还学生以公道,但其实背后折射出的教育弊病不得不让人深思:比如教育者欠缺长远考虑,无意间倡导了不良价值取向。

从事件的报道中我们看到,学生们对于实习安排的不满集中于工资低、培训讲课的房间狭小、伙食差、流水线作业,以及占用了暑假时间。这些环境、待遇上的问题当然不可小觑,但也只是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枝节问题,而实习的主流,还应着重于社会阅历、工作经验,特别是一窥世界一流电子组装加工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文化。显然在主流作用尚未显现之前,“强制实习”就被叫停了。学生们一叫苦,教育系统立即就下令停止,倒是真的救同学们“脱离苦海”了,但这是教育该有的样子吗?

我们不能否认,学校以强制手段,在不尊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组织实习是恶劣行为,甚至有可能存在某种利益链,应予彻查。但即便如此,一次深入企业的实习,其所蕴含的教育目的和意义也不能完全抹杀。对照我们的父辈,能够在诸般困境中乐观执着,从苦难中觅得希望、奋力拼搏的精神,我们都希望看到今天的大学生也能在逆境中乐观从容,有所收获。而此次实习,何尝不是一次机会。

虽然事情开头做错了,但学生们既已到了企业,从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出发,主管部门不妨耐心向学生讲清楚道理,愿者可留下继续实习,不愿者发路费回家;同时要求企业适当改善待遇,或提供补贴,应该不难在大众舆论和教育目标间取得平衡。然而,这一声叫停,既叫停了所有同学从实习中汲取营养锻炼意志的宝贵机会,更可能给社会造成诸多不良价值观导向。如大学生娇贵,大学生与产线工人不可同日而语等等。

更何况,同学们虽不情愿也都是签订了实习协议的,校方与企业也应有相关协议。主管部门的一纸禁令,前述协议尽不算数。虽然凡遇教育皆兹事体大,但如此不顾契约精神,即便学生们心中生出被护佑的幸福感,恐怕也是有违法治精神的负面价值观教育。

就事论事地反躬自省,应该看到教育不是培养“标准件”,也不是遵照教学计划该上课时上课、该放假时放假,完成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育;教育也不是办保育园,绝不是把家长们带来的孩子保护妥当,数年之后完璧归赵就完成了任务。教育应事事处处首先考虑目标和意义,考虑国家大政方针的要求和期待,敢于不屈从一时舆论,敢于因势利导,善于从不寻常中寻找教育机会,并借此影响社会风气,引导积极向上。

譬如此次数百学生,如果数年之后回想起的,不是一次被迫实习中途返家的记忆,而是一段火热的青春,一段在汗水中认识中国制造业现状的经历,一次深刻理解契约精神、法治社会、工匠情怀的旅程,那便是理想的教育了。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