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乡镇成人职校创办文学刊物,助富了口袋的农民“富脑袋”
头顶高粱花的农民也有诗和远方
“领稿费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也是平生第一次。”保洁员高祥华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在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有一群像高祥华一样的普通村民,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平时,他们是保安、农民、家庭主妇,但放下手中的活计,走进阎村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他们就是《梓萌》书社的会员、创作者。
成人学校,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曾经,这种极富中国特色的群众教育形式,在扫盲、学历提升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又随着历史任务的完成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在阎村镇,成人学校靠什么引来十里八村的百姓,重新红火起来?
“这些头顶高粱花的朴实农民,一进校门,眼睛都亮了。”阎村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校长陈大勇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阎村镇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总觉得还缺点儿什么”。
“村民需要致富技术,更急需精神生活的富足。”走上成人学校校长岗位,让陈大勇的想法有了施展空间。
“成人教育不像普通教育,不能靠强制。怎么才能让多年未进校门的村民重新有学习的动力?”这是陈大勇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创办刊物《梓萌》最初就是为这个。”成人学校的几位教师利用自己的人脉找来村里的“文化人”,开始了这份纯农民刊物的采编印刷。
“看到自己写的东西变成了铅字,在村里那是很光荣的事情。”就这样,《梓萌》开始滚雪球一样的发展。“最初,是我们往各村送,现在都是镇政府、村委会来主动跟我们要。开始是学校自己出钱办,现在是镇政府全额拨款。”陈大勇说,“因为它真正成了一个了解农民心声,反映当地生活的渠道。”如今,这份刊物已经发行了30期,每期印数从1000份增加到3600份。
《梓萌》的出版也实现了为学校聚集人气的初衷。高祥华就是这样被“引进”学校的。家在山区的高祥华干过运输、当过矿工,后来到一家银行当保安。在《梓萌》上发表文章,让年过半百的他重拾学习热情。为了方便听课,他请求到成人学校担任保洁员。现在,老高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早上6点到校打扫卫生,9点前干完,然后听课,下班后进行文学创作。他创作的剧本《一千万》获得北京市文联第二届剧本推介会优秀奖、房山区微小说剧本创作二等奖。
“村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开什么课。”陈大勇说。记者在校门口的课表上看到瑜伽课、戏迷班、合唱班、国标舞、书法班,此外还有不定期的面点、计算机、物联网应用等课程,学校还是全国首个中国农民合唱培训基地。
记者看到,舞蹈教室安装了四面落地的镜子、把杆、木地板,显得十分专业。书法教室全部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进行布置,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我们不用带一纸一墨,来了就可以写。”正在练习书法的炒米店村村民张大姐对记者说。
“现在,各单位一有培训活动,首先想到的是来成人学校。”这令陈大勇颇为自豪。学校办公楼上一张巨大的“阎村学习地图”透露了他更大的“野心”,图上标示着当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各村成人教育机构的地点,彼此相连结成一张网。(首席记者 高靓)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2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