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甘肃明日之星特训营 之一:满怀豪情向明天

时间:2018-12-26 16:23:29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宽宽大大的透明玻璃窗外,远山迷离,远树含烟;染成了红色枫叶夹在绿色丛林中,好象是一幅油画:停车坐爱枫林晚。与方刚的第一次会面,就是这样一个饱满而安静的午后。

方刚校长近照

  走进方刚的办公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办公桌右侧的一对母子情深的双鹿青铜器。爱与关怀刹那间的定格,却造就了永恒。沧桑的青铜本色斑斑驳驳,落满时间的印记。旁侧至身后,是繁茂的幌伞枫或幸福树,及一排沉甸甸的书橱。书橱前,坐着甘肃惠泽明日之星素质拓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工作中以校长称呼)方刚。

  我相信,醉心于书香与青铜相伴的“明日之星”人,研制的“明日之星”特训拓展产品,一定也是品质高贵,品味卓越,境界高远.....

  似方又圆,外柔而内刚,干练而恬静,儒雅而睿智——这是他给人的印象。通过接触,又印证了众多客户、尤其是经过他及他的明日之星拓展过的企业、学校,包括涉足“明日之星”的媒体人对他“内藏”一面的印象,即四个字——“善”、"诚"、"信"及“睿”。

  这就是方刚!推动“明日之星”之美好明天的人!

  “明日之星”特训拓展,做的是文化,也是教育。好的习惯、情操、品格,像企业单位常说的团队凝聚力等等统统都是被教育出来的。

  ①什川五月梨花飞

  从航拍的画面看,黄河行进在这里形成的一个太极点,这就是什川。

  从省城兰州由南向北驱车二十公里,眼前呈现出一块秀美的黄河河谷盆地,什川古镇就坐落在这里。这里气候湿润,风光秀丽。盛产瓜果蔬菜,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是国家生态乡镇,被誉为“兰州最美丽乡村”。不知是梨花因什川而增色,还是什川因梨花而扬名。每逢春、夏、秋三个季节,到什川赏花、摘梨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

  “明日之星特训营”在这里正在进行青少年研学实践!

  学生研学活动体验推石磨

  活动以“发挥团队精神,共筑快乐家园”为主题。孩子们在当地一位历经风雨的农夫的指导下,参观、体验、听介绍,让久居城市的孩子们明白各种蔬菜、小麦、玉米等庄家是如何在农夫们辛勤的培育下成长的。

  学生研学了解小麦成长过程

  记者看到,在被带到已经被尘封多年的五六十年代磨面粉的石磨跟前,孩子们惊讶不已,个个跃跃欲试;轮番推着石磨旋转,了解那时还没有通电,还没有机械化磨面机时农民们生活的情况。一位兰州市城关区某小学的小王同学兴奋地说:“黄豆原来是这么成长出来的,黄豆变成我们食用的豆腐原来也是通过石磨,先是化作豆浆,然后通过再加工才完成的。”负责这次拓展训练的90后梁伟强教官告诉记者:“让孩子们了解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增强他们更加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学习、热爱劳动。”

  随后这位教官指导孩子们用大自然各种花草在布块上敲染画。画出的图案各式各样,色彩斑斓。孩子们为之兴奋不已,培育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志趣。

  研学敲染画

  记者应邀随团感受了这次拓展活动。拓展训练游戏一个比一个精彩。游戏“齐力托呼啦圈”,分成三组,每一组围成圆圈,每个人用食指托着,齐心合力让呼啦圈水平上升和下降。游戏过程中,大家体会到: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共同完成游戏任务。游戏“穿越雷阵”,刚开始大家频频“触雷”,找不到一条安全的路线抵达终点。但是,大家毫不气馁,有的勇往直前带头探路,有的记录数字标记路线和雷区。分工合作,一起克服困难,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起穿越重重雷区,抵达终点......

  青少年泥潭抗挫折

  什川美景,天下共享。鸟瞰全景,黄河水如一条玉带顿改亘古东流之气势,奔腾西泻揽什川于怀抱,形似太极。

  “这是多么美好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啊!万亩梨园大美景叩击着来这里拓展训练的孩子们的心扉,开启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夏天。”兰州市某小学带队李老师动情地对记者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的,什川古镇的梨花,不仅撩起了人们心中最美的诗意,更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关于春夏秋冬的美好回忆。

  ② 皋兰山上红旗飘

  兰州市“两山夹一黄河”之兰州城南的皋兰山海拔2129.6米,是兰州的天然屏嶂和第一高峰。站在山巅,整个兰州市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宝峰山庄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二营村,是由当地村民冉宝峰自筹资金规划建设的一家集休闲度假、会议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山庄,也是兰山山麓众多休闲度假山庄中面积最大、设施最全、环境最好的山庄。

  “明日之星特训营特训基地”就设置在这里。

  离基地不足三公里有一个“兰州战役遗址”。已被兰州市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据点。

  2018年6月20日,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街道党员干部(含20多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及村委会主任)50余人,以“勇于创新,敢挑重担,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为主题纪念建党97周年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这里举行。徒步拉练至营盘岭、参观兰州战役

  遗址、重温入党誓词。“团队执行力训练”项目,培养党员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组织纪律观念;“神笔马良”项目,管理自我,增强全局观念,随时调整目标中的偏差,协调均衡其他目标和其他部门间的关系;“鼓动人心”项目,锻炼团队之间的合作性,加强党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沙场点兵”项目,提高各成员间相互沟通和信任能力......

  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插在兰州战役遗址旁,迎风招展!

  在方刚校长的陪同下专程到这里采访。这里相对开阔,三面是沟,一看就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周边土地已退耕还林了,树的品种不少,还依稀可以感觉到盛夏季节的郁郁葱葱。看见壕沟了,绕壕沟走一圈,时过境迁,壕沟“浅”了不少。“兰州战役遗址”碑,几个大字在寒风中依然熠熠生辉。四周瞭望,碉堡终于出现在眼前。2个已被炸毁,共留存3个。顺坡下去,被土涌埋的洞口,需要矮身进去。由“水泥条”砌成的这个工事,能感到工事的坚固;下面是两个枪眼,从门洞透光可看到枪眼外宽内窄。蹲着进去,地面浮土沉积;弯腰查看,碉堡呈圆形,墙上有放油灯的洞,空间可容6-7个人;靠近边沿,空间不大,呈半圆形,两个枪眼透光,枪眼下方是凹进去的洞,应该是放置子弹所用。

  方刚校长陪记者在里面待了几分钟,感悟良多,思绪万千。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解放都来之不易,这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基地!

  (文/ 王新宽 图/ 提供 )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