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教育部发文明确表态,新高考的具体措施要求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涯规划,完善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对于中学生来说,从接受生涯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与现实生活以及工作相脱节的状况,帮助他们积极探索自己的成长道路和未来职业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认真思考“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
生涯教育的需求越发强烈,但是由于我国的中学阶段的生涯教育无论从专人人才储备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地区,生涯教育还仍然是一个空白。而在中学阶段出现的生涯教育的断层,又直接导致了新高考不知如何选科选专业、不知未来职业发展迷茫等等一系列问题。
而在国际上,生涯教育已是发展了一百多年的较成熟的学科领域。在国内也有专家深入研究了很多年,王一敏教授在该领域的贡献无疑对我国生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王一敏教授师承于日本生涯教育学会会长竹内教授,是美国生涯教育大师舒伯体系的嫡系传承者。王一敏教授是向阳生涯专家组组长,被誉为国内职业咨询泰斗、我国生涯教育奠基人。基于新高考下生涯教育的广泛需要,王一敏老师出版了中学生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专著《中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务》。本书堪称我国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奠基之作,其中凝结了美国生涯教育大师舒伯的理论体系在日本70多年的实践和在我国20多年的实践精华。
向阳生涯创始人、著名职业规划实战专家洪向阳先生专门为《中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务》作了序。通过序言,我们可深切感到该书所介绍的理论和方法对当前中学生涯教育的重大价值。以下是序文及主要内容的介绍。中学阶段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到底该如何做?这里有系统的解决方案。

向阳生涯特级专家王一敏老师
早在2008年之前,就有了请王一敏老师再版这本书的想法。那时,王老师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向阳生涯的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培训学员、以及上海的中学和高校职业规划师资等群体传授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这门学问已有十多年了。王一敏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广博的人生阅历,再加上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她的课程深受好评。王一敏老师的《当代青年的职业选择与指导》等著作原本是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培训的配套教材,但市面上早已卖光了。学员偶有能借阅到的,无不如获至宝。学员中要求再版的呼声不断。2008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市场需求一度高涨,但考虑到再版的工程量浩大等因素也就一直没提上议事日程来。
虽然未能再版,但通过培训课程,每年还是有很多人能学习到这门学问。特别是早期的CCDM课程中,中学阶段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内容曾一度作为重点来教学的。在广大学习者中,除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职场精英,也不乏优秀的大学、中学甚至小学的教师参训,其中有大半还是自费的。基于热爱和使命感,他们把这门学问带回到各自的学校,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
2014年9月后,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大幕拉开,全国范围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浪潮也随之掀起。与过去初高中学校对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冷落和排斥不同,这门学问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但中学阶段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不同于大学、也不同于社会成人,它有其独特的特征,也有其阶段性的独特课题,而其系统性和复杂性也都非常显著。而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学校、教育部门在几乎零专业基础的背景下,开启了各种研讨会、交流会、培训、考察、编书等摸索活动。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作为一门系统性的实践型专业学科,国内真正懂行的人却少之又少。
中学阶段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该如何做?其实早在二十年前,作为我国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奠基人,王一敏老师就为我国带来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王一敏老师师承日本职业咨询泰斗——日本生涯教育学会会长、爱知教育大学竹内登规夫教授,是美国生涯教育大师舒伯学派嫡系传人,深得舒伯学派的精髓。王老师研究的主要方向即是青年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是国内最早研究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权威专家。早在1992年,王一敏老师就以海外学者身份参与了国家教委中学生职业指导课题组,并把国外的先进经验系统介绍到中国。后来应有关部门邀请也便于国内同行学习,便开始着手将研究成果著作成书。为了让国外的先进经验及研究成果得到有效转化,王一敏老师曾多次往返于日本和中国之间,深入中学、大学调查研究,与国内的同行专家积极交流探讨,在比较、考察、推敲国外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学校职业指导的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当代青年的职业选择与指导》于1997年编著成书,其后陆续出版了《当代社会成人的职业再开发与指导》等著作。这两本书是我国第一套系统介绍国际上先进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著作,前者重点是初中、高中和大学应用,后者重点是社会成人即职场的应用。通过著作及多年的亲自授课,王一敏老师为我国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年,中学阶段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需求越来越大,要求图书再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甚感欣慰的是,在王一敏老师和向阳生涯团队的持续努力下,为重点强化中学阶段的应用实践,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这本书终以《中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务》的新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学校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不只是校领导和生涯课教师的事,也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对我国学校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事业不仅在理念和方向上能予以正确指引,在理论和方法上也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为我国广大中学生的在职业意识提升、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等方面提供系统性的支持。
这本书不仅适合所有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工作者研究、参考,也适合所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及学习。

《中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务》站在人一生发展的整体视角下,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开展中学生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意义、原理、方法及案例。
本书首先从社会与教育的制度、人的价值观念体系、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动向、职业世界的构造等方面对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外部背景要素做了简洁地说明。接着展示了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内部背景要素,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着手,考察了当代中学生职业意识的实际状况,回顾了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职业指导)的历史起源,并阐述了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实质以及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状况,然后较系统地介绍了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法。
书中精选了世界上一些重要理论家的思想观点;论述了作为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中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组织体系与计划管理,点明了实施贯彻的前提;介绍学校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一系列基本技法,它们是一个相互滲透、穿插、循环、渐进的有机整体;并对在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基本技法中占重要位置的两个侧面——个性考察分析与咨询工作,从理论与实践上加以详细论述;此外,还安排了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工作评价的内容,使整个行进过程臻于完备。
学校的老师们、领导们能否充分理解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本质,理解其实践意义、内涵和基本特性,并充分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直接关系到学校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整体的质量与成败。
希望通过这本《中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务》,帮助老师们开展校内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课程,提供专业理论和实战落地的支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老师更加重视生涯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帮助学生也成就自己!
王一敏简介:
王一敏 女,1954年出生于上海市。职业规划与生涯咨询学者,中学生生涯教育与职业指导学者,职业心理辅导学者。长期以来,通过教壇讲学、咨询辅导、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国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专业领域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6岁入学十年一贯制小学,初中一年级逢文化大革命,14岁到上海郊区曹行公社爱国大队务农,15岁赴黑龙江省呼玛县兴安公社(现漠河县)大河西村插队落户。1977年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松江二中任教,两年后调入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从事教学研究工作。1989年进入日本国立爱知教育大学职业指导研究室学习,从师日本进路指导学会会长竹内登规夫教授。之后,受职上海师范大学客座研究员、教授,上海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兼职教授,向阳生涯集团专家组组长等。

个人专业著作:
《中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务实》 广东教育出版社
《当代青年的职业选择与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
《当代社会成人的职业再开发与指导》 上海教育出版社
《职业倦怠综合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我扩张综合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与他人和著:
国家职业咨格二级 《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第七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