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贵阳南明河河长制调查报告

时间:2018-08-02 10:23:39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18年8月1日“清源”社会实践团队  城市化进程与人口大量涌入的不协调关系,使河道内的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的治本之策。为响应号召,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源”团队在余成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苏州市河流河长制调查及分析”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随着“清源”实践团队探索河长制工作的推进,7月31日,“清源”团队对贵阳南明河进行了河长制调研,深入采访当地居民对河长制的认识与看法。

南明河位于清水河的上段,是乌江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苗岭山脉北麓平坝县玉龙乡。本次调研初期,团队成员采访到了当地河长。采访过程中,河长明确了管理目标是将水功能区水质达到目标要求,水域无障碍,堤防无损毁,河面无垃圾,绿化无破坏等,保证河道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优的生态美。对于团队成员提出的南明河流量不大的看法,河长也娓娓而谈:“要想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完善城区雨污分流,进而实施流域范围内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就得长期控制流量,便于清理河道垃圾。这样才能建立污染防治和治理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清的目标。”让团队成员们茅塞顿开,认识到河道的治理与改造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在治理工作中更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对河道治理的力度,使其发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积极走访了甲秀楼河段的居民,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当地居民是否了解河流河长以及河流近年来的整治排污情况,并了解到居民对关于治理河流的防治建议等信息,最终成功收集到了居民们的问卷反馈。

调查中了解到:80%的居民表示不了解其所在地区的河长以及河长制的概念,只有少数的居民清楚地了解河长及河长制,这引起了实践团队的重视;同样,居民对于河长制知识的了解的途径也很单一,大部分来自于“微信、微博等媒体”并且观念模糊;对于河长制是否为“责任制”居民的回答也是表示不甚了解,77%的居民表示并不关心,18%的居民认为河长制是“冠名制”,只有5%的居民选择了河长制是“责任制”。虽然居民对河长以及河长制的认识不够深入,但大多数居民对于河长制工作应侧重于“水环境保护”以及河长制应“因河施策”都点头称善。本次调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面实施“河长制”的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夯实河长制工作的群众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行这项政策。

调查过程中,居民们积极配合调查、表达自身观点、密切关注了解实践团队工作走向,最终本次调查活动圆满完成。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江河湖泊,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福祉,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本次调研体现出居民对河长制知识单薄,也更加坚定了实践团队成员们加大“河长制”政策宣传力度,扩大群众基础,更好地推进河长制的决心,这样才能让河湖更生态,环境更美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地推进。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