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林国际:活出自己才能走向名校
作者:张莉萍
2018年美本早申早录基本结束,诺林国际各校区已收获76枚Offer(含近80万美金奖学金),其中包括埃默里大学、维克森林大学、纽约大学等TOP30名校,戴维森学院等TOP10文理学院,以及巴布森学院、罗斯霍曼理工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等。
这段时间,我们对收到早申Offer的同学进行了采访,他们不约而同地觉得,学校能够鼓励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非常幸福,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发展,最后也恰恰因为这些个性和特长,让招生官看到了闪光点。
诺林国际中国区总监周相科表示,活出自己,走向名校,这才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
徐同学
戴维森学院ED
一次参加MIT模拟联合国的经历,打开了他的视野。模拟联合国也成了他最热爱的活动。他喜欢辩论,喜欢第一时间驳倒对方的成就感,喜欢有理有据说服人的欣慰感。在学校,他是模拟联合国社团的主席,他带领队员学辩论、学技巧、打比赛。辩论不止是比赛和学习,更是人生。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辩护律师,真正发挥铁齿铜牙的才能。
“美国圣玛丽学校贵阳校区让我成为我想成为的自己,为此,我由衷感谢。学校支持并鼓励我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我们成了一个个具有特色的优秀学生,而不光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们帮助我发挥我的潜力,即便是他们的休息时间,也不遗余力。他们不仅是教师,还是教育者,他们为我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从他们身上学会了尊重和信任。”

朱同学
维克森林大学ED
她每周坚持去医院做三小时义工,一做就是三年;她当助教,帮助同学复习功课,解答疑问是她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一做就是三年;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国际学校的优势,帮助他们选择更好的成长环境,她组队拍摄视频介绍美国巴斯图学校宁波校区,并到其它学校推广。平日生活中,她也会帮助陌生人。助人,已经成了她的生活习惯。
“我每周花时间做义工,老师不会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相反,这被作为有价值事情得到支持。在坚持做了一段社区服务的以后,我发现我变得乐于助人,愿意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实实在在地去为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
张同学
埃默里大学ED
创办媒体社团,组织写稿报道工作;对接义工机构,为同学联系社区服务机会;当助教,为学生解答疑难。他总是小组讨论中最活跃的那个,活跃到外教不得不叫停他以便给其它同学说话的机会;他不满足于课内的学习,想方设法探索各科课外知识。他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这帮助他轻松应对人文学科;他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助他在数理化上不断突破;他有较强的领导力,带领社团协作发展。
“It’s your own responsibility to take your study and your grade.外教的 这句话让我意识到对于学业来说,没有谁能替代我做什么,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这句话在我整个高中生生涯中都十分受用,每当我开始放松和懈怠的时候,我就用这个来鼓励自己,而且我是一个男孩子,时刻肩负责任对我的成长和慢慢变强大十分重要。”

董同学
纽约大学ED
董诗媛是个非常有恒心的女孩,不论是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或是社团活动,还是其它兴趣爱好。她创办了一个名为“三年之约”的家教俱乐部,为宁波偏远地区的孩子带去家教,来回路程两个多小时;她从十年级开始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英文原版小说,培养了大量阅读的能力。
“我非常感谢学校给我的自由,给我自由去展示自我,给我自由去发展成为我想成为的样子。巴斯图学校宁波校区为我进入大学就读做足了准备,让我更自信地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表达观点,这让我爱上了上课,爱上了学习。我们的任何提问都会得到鼓励。外教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永远没有错误的问题。”
郑同学
巴布森学院ED
因为家庭影响,郑诗宇自小就萌生了创办自己企业的想法。自10年级进入巴斯图宁波校区,她成为学校商社的主席。与传统的学生商社社团模式不同的是,在她的带领下,巴斯图宁波校区商社自己设计生产产品,开展市场调查,并向师生甚至校外人员出售产品。于此同时,商社还开设了专业商科课程,使得商社理论结合实际,俨然一幅大企业的样子。
“因为学习压力,我有三年时间没跳舞。但是到了这里,我们被鼓励发展各自的爱好。我得以继续跳舞,还成立了舞蹈社团,与喜欢舞蹈的同学一起跳舞。不仅如此,我还成为学校商社主席,生产产品、销售都由我们自己负责。在这里,我离成为企业家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美本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仍然有申请者存在误区:标化成绩越高就能上越好的学校。
事实上,标化也只是一个门槛。当大家分数都差不多的时候,招生官看的还是学生的能力、特色。
你以为托福110+ SAT1500+就能稳上名校时,招生官却是这样想的:
“这个学生能给学校带来怎样的新血液,如果来带不了什么,我为什么要录取他?”
所以,没有特色的学生是很难进名校的。
但是特色不是你申请大学的时候包装出来的,招生官每天看几百上千份申请材料,已经练就火眼晶晶,包装出来的特色,“见光死”!
真正的特色实际上就是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保护,得到正面引导,得到发展,最后通过申请材料展现在招生官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