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走过13个省市,见证多个问题解决

时间:2017-04-22 10:53:0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这几年里,我随全国政协调研组先后赴13个省市自治区分别就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扶贫攻坚中教育信息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足迹遍布城市、农村、边疆民族、连片特困地区。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深入调研,才能提出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做到选题准、调研深、情况明、分析透、建议实。

  每次参加全国政协尤其是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调研,我希望利用参观、走访、座谈等形式,用政协委员的眼睛去看,寻找经验,发现问题。用政协委员的耳朵去听,了解党政关切和民生关注。还记得,2016年9月5日,全国政协赴江西省调研特殊教育,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中心小学心理咨询室,一位教师讲述着教育唐氏儿、自闭症患者碰到的问题及自己的“探索”。因为行程紧,旁边有工作人员催促,我劝工作人员别急,让老师说完,这正是我们委员应该听的。用政协委员的嘴巴去说,讲到关键处,参到点子上,如在天津召开的特殊教育座谈会上,我围绕“从传统特教向现代特教转变”的发言,受到与会者支持。

  调研后,我希望利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撰写议政建言文章,提出对策。针对职业教育的调研看到很多地方热衷铺摊子、建房子,忽视校企真正融合的问题,我在调研文章中建议,职业教育必须要打通办学方和用人方之间的联系;重视职业教育“场景”作用,把教学活动置于职业场景中,用真实的技术、真实的设备、真实的案例、真实的项目来开展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学前教育调研时,我发现由于编制原因专业教师不足,造成很多幼儿园园长教师由中小学转岗而来,不懂幼教规律,满足于把孩子圈养在一起,学科化、小学化倾向严重,直接影响教育质量。为此,我提出改进幼儿教师编制核定标准,向农村倾斜;建立健全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机制。

  在扶贫攻坚中调研中,针对发现的农村学校出现“空心化”现象,“麻雀学校”和“空巢学校”大量涌现,我提出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农村学校均衡发展的标准建设,建立生均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校舍建设、师资队伍标准。

  在特殊教育调研中,我们发现各界认识尚有偏颇,往往将特殊教育窄化为学校教育,特殊教育体系中高中和职业教育是短板。针对此,我在撰写的报告中建议,特殊教育体系要全面覆盖各级各类教育;体系不光建在课堂和学校围墙内,还要延伸到学校围墙外;不能向普通教育看齐,而是要在“特殊”上做文章;要将学校小环境完善和社会大环境建设相结合。

  几年来,我立足本职,争取把教育科研和参政议政有机结合起来。先后提出90多条提案,涉及教育、科技、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重点关注择校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异地高考问题、技工荒问题、民办教育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其中“提升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培育核心价值观”两篇提案分别被列为2013、2015年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强化教育智库建设、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等提案受到高度关注,及时被政府相同部门采纳并转化为政策。如关注多年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法问题,2016年正式通过三审,分类管理将自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而在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这些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对两类学校的扶持政策,为民办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同时,教育部也明确提出,将把“推动各地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文件”作为2017年工作要点之一,并准备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

  此外,我还先后被邀请在全国政协有关职业教育的专题协商会,全国政协以攻坚扶贫为专题的常委会和围绕学前教育建言献策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作发言,争取通过发言和交流互动,把调研成果反映到国务院领导及国家各有关部门,借以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教科院副院长、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