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第三届北京教育论坛:创新人才培养有了新思路

时间:2016-11-10 09:59:4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核心提示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日前,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主办的第三届“北京教育论坛”在京召开。论坛采取“1+3”方式,大论坛以“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同时设“创新人才培养与考试评价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与学校改进”“‘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三个分论坛。论坛邀请30多位国内一流教育研究专家、相关学者、创新企业领导做主题报告。参会人员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各级各类学校的一线教育工作者800余人。

  开幕式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分别发表致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对此,田慧生表示,我国要实现基本教育现代化,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核心就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系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基地。”方中雄解释此次论坛以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就是要聚合各战线的教育力量,开展深入而高效的交流,为完善教育创新发展体系献计献策。

  首都教育一直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刘宇辉介绍,近些年北京市通过深化课程和考试评价改革,着力打造创新实践平台,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立交桥,在大学实施双培、外培和实培计划,多学科、多校交叉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普职融通,实施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对产业转型和升级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同时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依托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北京市大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当天,与会人员围绕为什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创新是当下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创新型人才被视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未来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能够适应乃至引领新工业革命的人才,而我国的教育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以适应传统工业革命为主要特征。推动教育创新,把重心转移到培养创新型人才上成为一件紧迫的事情。

  什么是创新?在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看来,创新是新的方式、方法,“创新并不是目的,创新的目的是驱动发展,而非标新立异。”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小微认为,创新不完全靠灵感和直觉,而靠想象和创意,靠有意无意的感受、体悟和积累,“或者说创新要从奠基开始”。所谓“奠基”,杨小微解释道,就是从孩子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视角考虑促进他们最为基本和基础的素质发展,为他们接受后续“各显其长”的专业教育或者“精雕细刻”式的职业教育,提供几近“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在各国的核心素养框架中,记者发现创新能力无疑成为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包括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005年欧盟发布的核心素养框架中也强调了主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美国21世纪学习框架分为学生学习效果和支持系统两个层次,学习效果包括21世纪能力及核心科目和21世纪主题,21世纪能力的第一类能力就是学习和创新能力;日本和新加坡的核心能力(素养)中也道出了批判的思考力(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北京教科院副院长褚宏启说,创新能力是21世纪核心素养最集中的体现和巅峰表现。它是一种综合性、涵盖性很强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自主发展能力,还可以把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素养统摄起来。在他看来,创新特别是重要创新,需要团队合作、充分交流、互相启发碰撞并借助信息素养才能达成。

  创新人才培养要面向人人

  创新人才培养是应该面向部分“精英”学生,还是面向每名学生?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连用了两个反问:“教育真的只是少部分孩子的专属品吗?普通的孩子就与创新绝缘吗?”她认为,创新人才培养要面向人人,创新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更不应是繁难艰深的、逐利求成的。“史家要做的创新教育就是一种普及教育,它不以比赛为目的,它是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的学科融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高宝立表示,创造性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潜能,而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所以创新教育是每名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同时,他认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作用愈益凸显。人文教育视野中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对人类精神财富的认知程度与运用程度,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对人生命的关怀和对社会的理解都具有个性和能动性。“人文因素在创新的动力、方法和形式上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用。”对此,高宝立建议,教育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打破边界,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丰富学生的体验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博大的人文情怀。

  改革考试评价 考出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考试评价指挥棒的改革。所以要发挥考试评价对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导向性作用,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用好的题目考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考试评价改革撬动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强调考宽、考活、考实,力求考试能有利于学生展示优势、发挥特长,考出学生创新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介绍,北京高考命题改革从六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考试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高考不是为了考倒学生,而是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激励学生和其自信心。”考试命题的着力点应与教学规律相一致,给教学一个可发挥创造的空间。考试题目在设计上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改革后的考试更加倾向于考察问题的本质,充分展现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题目与实际相联系,促使学生跳出书本走向社会大课堂。试题选材更加开阔、融合课外生活生产实践,感受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高考命题体现出“走大道、求大气”的风格,试题不偏不怪,不是“羊肠小道”,也不搞“旁门左道”。

  另据了解,在创新“六个”考试理念的同时,北京市考试评价改革还突出五个“考出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出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考出来、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积累考出来、将思维能力考出来和将学生从社会大课堂所学的知识考出来。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与评价创新的和谐共振,从根本上将学生从原来死记硬背的考试中解脱出来,更加灵活和自主地培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率最大化。

  美国教育档案局(Educational Records Bureau)原技术总监杨志明在对比中美考试中获得启示,他认为考试要放弃短板思维,不要抑长补短,而要践行长板理论,实现扬长平短。在评价模式上,他建议跨栏式评价,也就是在核心内容上要分分计较,次要素质上合格即可。

  另外,北京市在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扩大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范围和作用。褚宏启表示,完善学生素质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不能再“只以分数论英雄”,要把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考评内容。突出鼓励创造性,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化。重点关注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人格的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把提升个人创新能力而不是“应试技能”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追求。

  优化学校课程 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个体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它是多种思维方式平衡发展、复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无缘无故无规律可循的思维类型。它由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元认知能力构成。

  那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据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介绍,北京市通过调动整个城市的资源,为学生建设社会大课堂,丰富渠道,推动中小学10%的课程在社会大课堂进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课外活动计划,开展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城区学生学农活动,让学生在广阔天地锤炼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近几年,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基础教育部门学科改进意见,整体优化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丰富课程配套资源,把创新人才培养有机地融合进教学中。

  源于对创新教育最本真的追问,史家小学开始了“创新生活社区”的探索与尝试。据王欢介绍,课程设计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亲身体验、亲手操作以获取对他们有用的知识,实现对原有经验的改造,让课程重返生活世界,将书本和生活深度链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比如,在史家创新教育中,国博课程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传承,是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坚实推进,是对综合课程改革的创新实践。

  另外,北京市还打通校内外、国内外各种资源界限,全学段地、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主任张毅介绍,北京市启动了“翱翔计划”“雏鹰计划”“青少年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将科技资源转化为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探索能够满足学生创造力培养要求,北大教育游戏研究团队启动了“游戏进课堂创新计划”。作为项目发起人,尚俊杰表示,该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人才。

  改进教学方式 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积极发现并探求新问题,运用独到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新成果。

  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最终要落到每位教师身上。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呢?一项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同学间的讨论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所以老师只有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模式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据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教授谢小庆介绍,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审辩式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呢?

  褚宏启建议,老师要巧妙地提问题,运用“苏格拉底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而学生也要自由提问,自由提问活动所涉及的问题常常由书本或讲课激发出来并且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被称为“无知性问题”。研究表明,一些学生常常能够也非常喜欢提出好的无知性问题,大多数学生一个学期下来至少能提出一个好的无知性问题。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互相辩论。辩论可以使学生从多种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各个视角的优缺点进行开放性讨论和批判。

  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和自信心,推进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本报记者 张广林 郑欣 见习记者 苏珊 张莹)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