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集团化办学助力教育“全面小康”

时间:2016-11-03 16:10:1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编者按: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和缺乏,而集团化办学恰好将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辐射。10月2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承办的“共享 联动 创生——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在东城区史家小学召开,大会围绕集团化办学体制、课程资源整合、教师队伍建设等话题进行热烈讨论。研讨会现场,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奕从政府统筹和政策保障角度,解读他眼中的集团化办学。

  五年前,北京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的集团化办学,促进均衡发展。如今,集团化办学所带来的其他效应和增量空间愈发变大,辐射作用显而易见。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如何对集团化背景再认识?转型升级下的集团化办学如何进行?北京未来教育走势如何?

  集团化背景下对教育均衡与公平的再认识

  眼下,基础教育深化综合改革以区域为单元,以集团为单元的整体教育重组,有几个关键问题是躲避不开的。

  第一,均衡与公平。北京的教育并非是几所学校、几个区就能代表的。基础教育要办好,首先就要解决公平与均衡,基础教育的第一质量就是要关注全体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关注某一个点上的高位突起,或某一个学科能力的迅速提升。

  以往,由于发展历史不同,单一的均衡是力不从心的,很难形成公平的教育供给。所以,教育供给侧的结构要转化成体系调整,学校的办学资源观、环境观要发生深刻变革,才有可能给每个孩子更丰富的教育供给,从而不会让学生在不同学校所获得的教育供给有巨大差别。

  第二,发展基本模式导向要向体系的优化转变。过去,总强调的是一个好的单体学校的达标,这所学校教师的师资水平或学历水平的达标、骨干教师的均衡分布。后来,发现在这样的要素推进中,有很多障碍难以突破,包括自然因素障碍。比如,城乡差异、空间区域差异。在没有办法消除这些差异时,教育者需思考如何穿破空间与系统边界,这才是重要的发展模式导向。

  此外,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化,优质和薄弱的转化,不同模式的组合都是制定发展模式的变化,集团化办学不一定是强弱结合。从当前看,集团化办学模式尽管以强弱结合偏多,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要形成共同发展模式,必须从单向向多向转变,从一元向多元转变。

  单体学校即便“武装”到牙齿,仍是一个学校的教育。将来,学生要走向社会,才能丰富他的阅历,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素养基础是需要有多元变化。所以,学校需要新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跳出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单体学校。

  第三,实现有质量的发展。 起初,集团化办学就是城乡一体化、名校办分校。说到底,就是用名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法、教育教学评价,来影响薄弱校。比如,在省级、市级统筹下,东城区史家小学有若干个分校,目的是利用史家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把其他学校带动起来。捆绑的目的是为了让各个学校有共同成长,有一些新的产能提升。同时,校长会发现,原来在集团背景下,教育供给的消费会发生一个新变化,而这就是未来基础教育真正的产能所在。

  教育质量转型升级下的集团化办学

  现在,集团不一定只是实体集团,虚拟线上的集团也成为新模式,九年、十二年一贯制的优化为学生分段分层。我们在呼唤一种新的供给,呼唤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自主选择代替过去的文理统一科目规律,包括在试卷中的题目选择和答案开放性,这样推动的背后也有重要的集团化办学区域供给和一贯制供给的重要背景。实际教育供给表现在考试命题的改变,在实际教育教学供给中有一个集群的概念,不再是分散在某一所学校,而是面向学生的课程设置和拓展资源的真实社会实践代替和优化统一的课程设置与程式化的社会实践。

  然而,学校供给的教育小康到底在哪儿?是过度占有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给学生高端、大气、上档次,还是以核心素养标准来看待学生,奠定基础?

  我们发现,各级各类学校,包括百姓心中的优质校的教育质量需要转型升级,也就是说教育需要有质量的小康,这种有质量的小康才是给孩子奠定发展的基础。比如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习惯、独立意识、自信意识,这些远比一个学科早期积累的知识或能力的积累要重要得多。

  关于政府统筹和政策保障,北京在五年前就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集团化办学,经过13个委办局联合出台城乡一体化管理办法、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课程设置、资金支持、学校建设、教师人员流动等。

  对于优质资源学校办分校,2014年以来,一系列的集团化办学在迅速扩张,不仅局限于学校,特别是薄弱校、分校建设资金的保障,还对资源输出校老师进行绩效工资增长的奖励。

  新的教育供给结构和方式悄然形成

  在当下的北京,区域内校际联盟和多种形式的集团,在各区迅速成立并产生良好的效能。比如在东城区,目前大多数学校都不再单独存在,没有一所学校是单独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它们基本都是属于某个优质教育资源带,或者是深度联盟校。通过集团化办学,一方面优化教育供给的结构和质量,另一面也解决教育的公平和均衡,让老百姓有真实的实际获得感。

  教育集团化发展至今,在一种自发需求驱动下,出现了多种形式区域教育组织,这些组织最凸显的特点就是穿越多种边界资源和资源共享。集团化办学并不是从管理角度自上而下地为了均衡,而是教育从业者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供给。所以,对集团化办学的再认识,要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看是否能满足更高的需求。

  近日,丰台区方庄集群举办了京津沪渝集团化办学研讨会,中关村一小、芳草地小学等几个教育集团校共同联合组织的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活动,都是一种自发的组织,不仅有纵横学校之间的联系,还有与周边学校的联系,这种模式就是穿越边界的。这种自发需求驱动就是新的方向,政府统筹和支持也会有一个逐步转型的过程,更多的用市场的机制解决市场配置。

  如今,北京每周都有自发的合作组织或联合体形成,它们并没有政府特殊资金保障。但政府会在整体政策保障中支持他们,在后期政策落地上,会给学校赋予自主权,这些都是集团背景下新教育模式形成的新方案。

  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今后,集团化办学仍是我们要重点支持和倡导的方向。未来我们的政策着力点在于规范管理、招生考试和教师绩效奖励等方面。

  在规范管理方面,教育部规定,特长生的加分比重下降,这说明特长生培养模式必须要变。当前,东城区、海淀区已经开始探索特长生的培养新模式,即如何为特长生发展提供更好发展空间。实际上,用集团的方式、学区的方式,为特长生的培养形成一个上不封顶的发展空间。我们不能把特长生锁在功利性升学或为校争荣誉这样的指标圈子里。

  在招生考试方面,比如统筹和指标分配,以集团为单元的招考体系,可以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从初中中考的指标分配,甚至到高等教育的联合培养,包括北京最近两年推出的双培、外培计划,其实都是促进集团发展的重要政策,课程设置与集团治理方面也体现了充分授权。

  在教师绩效方面,会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的管理体系,让教师在均衡基础上发挥更大激励作用。教师编制和职称的统筹,在集团内部使用。现在的集团已不是横向集团,有的是立体的,这将会形成一种新的体系,包括小学和中学职称的打通,正高级职称的部署,还有对老师职称评定中的关键要素评定,这些与集团化管理的推进、政策的落地都是息息相关的。(本报记者 曹阳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