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赤心经略・笃行济世” 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积极行动。7-8 月,团队 9 名成员分赴全国9省13市,探访近 20 处抗日相关红色基地,同时深度调研公众对抗战精神传承的认知与红色资源保护、传播及产业升级情况,以助力新时代青年了解抗战历史,传承弘扬抗战精神。
【团队成员参观红色基地的拼图】
烽火寻踪悟初心,经院学子践传承
“赤心经略・笃行济世” 小分队的 9 名学子,循着抗战历史脉络,分赴全国多省市红色基地,在探访与调研中解码红色基因。
孙畅同学来到吉林省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这里是杨靖宇等抗联战士开展游击战的重要场所。孙畅指尖拂过展柜中抗联战士用过的冻硬窝窝头,感悟到 “忠贞不屈、为国献身” 的信仰;曾浩翔同学走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冰冷的实验设备、受害者遗物,诉说着日军细菌战的残酷,也见证同胞反抗的不屈意志。
王雅琪同学探访山西百团大战纪念馆和中共第一城阳泉旧址,凝视泛黄战役地图,端详锈迹军号与战地日记,体会 “团结一心、奋勇拼搏” 的百团大战精神;门秀怡同学来到河南桐柏山,在桐柏英雄纪念碑前驻足,观察桐柏革命纪念馆内老式步枪、煤油灯等文物,感受当地军民 “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的抗战决心。
王子诚同学走进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和吴淞炮台遗址,在 “八百壮士” 群像雕塑前、苏州河岸远眺四行仓库,读懂抗战精神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与爱国血脉传承;顾嘉琪同学前往如东烈士陵园,为纪念碑献花,看旧军装、磨损步枪,明白 “舍生取义、保家卫国” 的精神内核;顾越同学踏上徐州红色土地,循着王庄战斗遗址战壕遗迹、高流镇抗日沟等历史足迹,铭记 “军民团结、不屈不挠” 的精神。
曾思远同学走进湖北鄂南抗日根据地指挥中心旧址和麻羊垴烈士陵园,看油灯、公文包,望烈士墓碑,明确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的使命;彭安妮同学到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和芷江受降纪念馆,看相关史料实物、投降书复制件与当年陈设,更珍视和平,坚定传承红色记忆的信念;曾浩翔同学来到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了解队伍在华南敌后的抗争壮举,决心为红色文化传承赋能。
调研中,队员们还通过问卷和访谈,让历史成可触摸的精神力量。
【团队成员进行访谈的拼图】
数说红色信仰:解码民众的历史认同与精神传承
本次调研显示,近八成受访者实地参观过红色抗日景点,95.11% 的受访者愿意推荐他人参观,84.21% 的受访者认为红色历史 “非常重要”,足见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在传播方式上,55.26% 的受访者通过学校教育,77.44% 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红色历史。且 82.33% 的青少年曾参观红色景点,红色教育对其爱国情怀培养和文化自信增强作用显著。
【团队成员分发并收回的问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珍惜红色精神馈赠,积极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年轻心灵中生根发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各团队成员参观的最有代表性的红色景点拼图】
文字作者:曾思远,王雅琪,彭安妮,孙畅,曾浩翔
图片作者:顾越,门秀怡,王子诚,王玉,顾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