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广袤的温室大棚中,一场由科技驱动的农业变革正悄然兴起。智滴未来团队自主研发的"光联智灌-光伏驱动型水能碳协同智慧装置",以精准光环境调控技术破解了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的核心瓶颈,为番茄、葡萄、辣椒等特色作物打造出"智慧生长舱"。
针对新疆温室大棚特点及昼夜温差大、强日照与短光照季节交替的气候特点,该装置创新采用四基色LED光源模块,集成380nm紫外光增强果实抗逆性,730nm红外光辅助夜间保温,形成覆盖400-780nm全光谱的"作物营养光"。通过STM32单片机动态调控红蓝光比例——番茄膨果期9:1强效促产,葡萄着色期6:1精准提质,配合作物生长传感器与环境光监测系统,实现5秒级响应的智能补光。更引入ESP32芯片与通义千问大模型,为农户解疑答惑,农户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操控。

(智滴未来团队2025年4月新疆板房沟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户大棚实地调研)
光伏融合是该装置的另一大突破。依托新疆年均2600小时以上的日照优势,系统优先采用太阳能直供,日均供电8-10小时,阴雨天自动切换储能电池,光效达150lm/W,较传统照明节能超60%。在新疆乌鲁木齐县板房沟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户草莓大棚的试点数据显示,应用后草莓着色均匀度将提升30%,成熟期缩短10天,预计产量提高22%.

(智滴未来团队在2025年6月15参加在新疆农业大学举行的自治区第二届科技文化节,展览模型作品)
"光联智灌不仅是一套设备,更是新疆农业从‘看天吃饭’转向‘知光而作’的里程碑。"智滴未来团队负责人表示,在2023年12月开始到2025年6月的深度调研和研发中,团队获得2个乡村运营官,覆盖乌鲁木齐、昌吉、塔城等地的80余座温室大棚(含5类典型种植场景),与40位农户交谈,50次团队研讨,研发至二代装置。从第三方检测预计该装置将使作物产量提升20%-40%,光伏利用率超85%,相关成果亮相第二届自治区科技文化节,并吸引全疆各地院校学生和老师,备受赞赏,智滴未来团队未来将构建全疆温室大棚智能化,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赋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