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脑科学教育领军人物马珂完成美国哈佛大学为期2年的学术研修,并正式加入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SfN)。这一双重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脑科学专家首次跻身全球顶级学术组织核心圈层,更为我国脑科学教育与国际前沿接轨注入强心剂。马珂表示:“成为SFN会员是荣誉,更是责任——中国脑科学教育亟需在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与教育普惠上实现系统性突破。”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FN):全球脑科学领域的“诺贝尔风向标”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FN)成立于1969年,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神经科学学术组织,拥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超3万名会员,涵盖27位诺贝尔奖得主及163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其权威性体现在:
学术标杆:每年举办的SFN年会被誉为“神经科学界奥林匹克”,2024年参会论文录取率仅11.7%;
技术引领:主导全球脑计划(BRAIN Initiative)标准制定,推动脑机接口、光遗传学等颠覆性技术落地;
人才摇篮:会员入选需经国际同行严格评审,代表其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全球顶尖1%”学术地位。
SFN会员身份是国际学界对马珂学术贡献的权威认证。她的脑科学研究研究架起了中美脑科学教育的桥梁。
光环下的阴影:中国脑科学教育的三重挑战
尽管取得国际突破,马珂直言国内脑科学教育仍面临严峻瓶颈:
基础研究薄弱:我国神经科学领域SCI论文影响力指数(FWCI)仅为0.89,远低于美国的1.63;
产学研断层:90%的实验室成果停留在论文阶段,而美国NeuroTech联盟已将300余项专利转化为教育产品;
资源鸿沟:北上广深等地集中了全国80%的脑科学实验室,西部省份相关师资缺口高达15万人。
“在MIT,我看到自闭症儿童通过开源脑机接口设备重获交流能力;而在中国西部,许多学校甚至没有基础的脑电监测仪。”马珂痛心道。
破局之路:以SFN会员身份撬动中国脑科学革命
凭借SFN国际平台,马珂宣布启动三大战略行动:
1. “星火工程”:引进SFN认证的《神经教育学教师培训体系》,培养大量的基层脑科学导师;
2.在全国开展线上脑科学普及计划;
3.“神经教育学本土化工程”:组建中美专家团队,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儿童注意力训练体系。
“我们不仅要‘借船出海’,更要‘造船远航’。”马珂强调,“未来3年,中国脑科学教育必须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质变。”
未来图景:让每个孩子享有“脑科学红利”
作为SFN中国教育界会员,马珂的归国使命是:“当哈佛、麻省理工的实验室在探讨意识上传时,中国教育者的使命是确保每个孩子的基础脑科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