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快讯>正文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绘筑梦”团队以创新模式激活红色文化传承新动能

时间:2025-04-24 12:37:02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乡村振兴与文化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一支青年团队通过创新实践,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入了崭新活力。近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闵敏、李玮羿、袁静知老师指导的“智绘筑梦”团队在文化传承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探索的融合数字技术与社区参与的协同模式,不仅为地方文化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全国红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革命历史的记忆与集体认同的根基。然而,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许多地区的文化传承面临资源分散、技术脱节、参与不足等现实挑战。如何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智绘筑梦”团队立足这一背景,深入基层调研,聚焦红色文化传承中的核心痛点,尝试通过技术赋能与社群协作的双重路径,破解传统保护模式的局限性。

图为“智绘筑梦”团队成员进行线下调研

团队创新性地提出“数字+社区”双引擎驱动模型,将前沿技术手段与当地社群力量有机结合。通过数字工具的应用,红色文化的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以更生动、互动的方式触达年轻群体;而社区参与的深化,则让村民从文化传承的“旁观者”转变为“守护者”,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还推动了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

图为“智绘筑梦”团队成员通过三维建模技术还原红色文化场景

项目的实践成果已初见端倪。在试点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播效率显著提升,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大幅增加。村民通过口述历史、参与文化产品开发等方式,重新建立起与红色记忆的情感纽带;而数字化展示手段的引入,则让革命故事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进公众视野。这种“技术下沉”与“社群激活”的协同效应,为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范本。团队负责人吴俊杰表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的共鸣。我们希望通过技术与社群的共振,让历史记忆真正‘活’在当下,服务未来。”

展望未来,“智绘筑梦”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模式,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深度绑定。他们期待通过更多实践,探索出一条既能守护文化根脉、又能激发创新活力的传承之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这一探索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让红色基因在数字时代生生不息,让文化自信在乡土大地深深扎根。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