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学术团队,围绕“党建引领下的农村医疗何以成为农民的好‘医靠’”这一核心命题,对30余个“第一村医”试点地展开深度追踪调研,揭示了党建赋能农村医疗体系重构的创新路径与现实价值。

我们团队在肇庆高新区蒋家村就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自然地理,如地形地貌、气候对农业、城建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调研发现,农村医疗长期面临硬件匮乏、人才短缺、服务断层等结构性难题。以肇庆高新区蒋家村为例,该村曾因急救设备不足、村医专业能力有限,导致村民突发疾病时需辗转至城区医院,延误救治时机。2019年起,广东省启动“党建+医疗”改革,通过“第一村医”制度,将党员医生派驻至基层,构建起“组织引领、人才下沉、技术赋能”的立体化服务体系。数据显示,试点村村级诊疗服务量三年内增长217%,党员村医占比从12%提升至38%,村民就医满意度达92%。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调研团队进一步解析了“党建+医疗”模式的制度效能。通过“红色网格化治理”,党组织整合卫健、医保等部门资源,推动急救药品目录更新、乡村医生培训等18项核心指标优化;通过“党员医生双培养”机制,将政治素养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培育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例如,蒋家村在党员医生的带领下,建立起“平急结合服务包”,实现急救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提升39%。
研究指出,党建引领的关键在于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调研团队建议,未来应深化“资源下沉”向“能力提升”转型,推动智慧医疗技术覆盖偏远地区,同时完善医保与财政投入体系,建立全国性试点推广机制。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以蒋家村等典型案例为蓝本,探索“党建+医疗”模式的可复制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健康中国建设。

正在探索危房周边情况,具体了解周边情况寻找问题所在。
此次调研不仅为农村医疗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更彰显了党建引领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核心作用。正如调研报告所言:“让每一个村民都能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