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的”重要讲话精神,赣南师范大学的红色“硒”望调研团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程小强博士和生命科学学院的杨忠兰博士领衔,以“赣南革命老区富硒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路径”为核心议题,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红色“硒”望团队在兴国县齐分村进行调研调研团队在兴国县齐分村的富硒农田里,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富硒作物的生长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他们不仅关注了富硒产业的规模与布局,更聚焦于品牌建设、标准化种植、土壤资源利用及智能化发展等方面的瓶颈与挑战。
调研发现
通过细致的调研,揭示赣南革命老区富硒产业发展现状与困境。凭借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赣南富硒产业已初步形成“一带双核三区四集群”的发展格局。然而,品牌认知度低、产业标准化建设与品牌提升不完善、农户技术能力不足、富硒作物吸收率低,硒元素损耗严重及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应对策略
针对这些挑战,赣南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三位一体”作为破局之策。首先,建立分级认证标准,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农作物的硒元素吸收率,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建设富硒土壤硒素活化与调控技术管理系统,提升农户的标准化种植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和产量。最后,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完善智能农业系统,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助力富硒产业的现代化转型。
未来展望
这一研究不仅为赣南革命老区富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也为其他地区富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赣南地区的富硒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贡献更多力量。赣南师范大学的红色“硒”望调研团队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团队成员心得
在齐分村开展富硒资源调研期间,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发现当地富硒土壤优势显著,脐橙、水稻等特色农产品硒含量突出,但产业链延伸不足。此次调研让我深切感受到富硒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潜力,也认识到科技赋能与红色基因结合的重要性。未来团队将聚焦科学助农,助力“硒”望转化为富民实效,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赣南师范大学 李先婷
红色“硒”望调研团队在兴国县齐分村的富硒农田中详细观察了富硒作物的生长情况,并与农户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交流,我深刻认识到赣南革命老区富硒产业的发展潜力与面临的挑战。不仅加深了我对富硒产业的理解,也增强了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调研团队也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赣南师范大学 严静
参与此次赣南革命老区富硒产业调研,我收获了许多书本外的知识。走进兴国县齐分村的富硒农田,与农户交流,我看到了他们对丰收的期盼,也了解到产业发展的实际困境。这次调研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未来,我也想持续关注富硒产业,为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赣南师范大学 黄龙芬
在近期对赣南革命老区富硒产业的走访调研中,当地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让我深受启发。此次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富硒产业不仅是赣南革命老区实现 "绿水青山" 向 "金山银山" 转化的重要路径,更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未来,我也将持续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力争为富硒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
——赣南师范大学 刘丽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