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围绕大学生就业观念、人才培养、岗位开拓、就业技能,近年来积极探索学校就业工作新模式,通过“三夯”强基、“四融”壮身、“五问”增效,全方位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以“三夯”强基,从源头上促就业
夯实民生之基,落实校领导就业一把手责任。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形成书记、校长亲自部署,分管校领导靠前指挥,联系校领导带头落实,校院两级共同推进的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7次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校党务工作例会每月通报就业情况,召开年度全校就业工作促进大会,深入学院现场把脉、协调解决就业工作,实施“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为毕业生保障岗位供给,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夯实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求职观。学校结合“国家所需、行业所用、个人所长”,打造全链条全覆盖个性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程,出版《学业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教程》《大学生创业实用教程》等校本教材并作为选修课,从入学第一课到毕业最后一课,分阶段、分年级、分学历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100%全覆盖。每年学校开展公考类、银行类、基层就业项目等个性化指导课程,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求职观。
夯实专业结构,建立招生就业培养联动机制。学校坚持以出口为导向统筹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以出口为导向的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和学科专业点“红黄牌”专业预警机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把就业工作浸润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招生—培养—就业”闭环反馈提升学校就业工作质效。每年度对各专业人才培养、就业状况进行评估分析,近年来动态调整专业26个。
以“四融”壮身,从培养上促就业
产业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实施“123”计划,即每个学院至少确立1个战略重点合作地区、2个战略重点服务行业、3个战略规模合作企业,通过校地共建产业研究院、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等双向反馈和服务机制,分层分类推进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课程与行业深度融合、教学与企业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
赛事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就业创业和综合能力。学校推行“赛教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职业规划大赛为龙头的赛事体系,通过师导生创、学科融合组建团队,把技能比拼、学科竞赛、综合素质等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做到竞赛与就业创业技能相结合、竞赛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竞赛与就业观相结合。
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培养打造复合型特长人才。学校推行“基于创新的就业”人才培养理念,根据新行业、新领域的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以出口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能力拓展、实践教学四大课程平台,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45门、面向产业需求融入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100余门,开设6门学生成长类素质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大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水平。
科研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培养科研创新积极能动性。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强化学生创新“能动性”。通过将专业最新科学前沿、教师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创新经验等汇编入库,纳入必修课和选修课,嵌入专业课程体系,把优质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融入课堂,实现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以本科生学业导师和研究生导师为牵引,引导学生进课题、实验室、科研团队参与各种科研活动,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科教融合、以研促教。
以“五问”增效,从服务上促就业
问需于生,从学生需求侧精细服务。学校聚焦毕业生实际需求,每年实施“两阶段”就业相关调查,从择业意向、就业创业指导等30项指标分析学生实际需求,并据此落实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根据毕业生就业意愿开展访企拓岗和招聘活动,实现就业岗位与就业意愿高度匹配;在教学区、学生社区分别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一键打印就业证明材料;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和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全部入驻学生社区,实施就业力量“三下沉”,即下沉社区、下沉招聘现场、下沉用人单位,实现就业指导就在宿舍楼下、就业市场就在社区、就业帮扶就在身边,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高达97%以上。
问计于企,从岗位供给侧精准匹配。学校聚焦就业市场资源,定期分线路、分团队、分行业,走访毕业生就业流向集中的用人单位和区域人社人才部门,全面了解行业需求、企业招聘难点及需求标准等,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用心用情守住原有用人单位;每年暑期,校领导带队8条专线,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校院访拓企业370余家。75%以上的毕业生通过校园市场主渠道获得优质就业机会与合适岗位,实现人岗适配效益最大化,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超90%的好成绩。
问教于研,从组织科研上探究方案。学校聚焦就业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实施有组织性的就业课题研究,成立就业创业研究室,分模块、分特长成立就业创业科研小组,形成一周一研讨、一月一总结的科研氛围,打造校级—省级—国家级课题申报梯队,以研究引领支撑就业实际工作。学校作为主要单位参与省级就业工作量化考核制定,为科学施策提供决策意见。
问效于实,从考核实绩上促进就业。学校根据就业形势,结合学科特点和往年就业去向落实情况,按照“四新”学科科学制定全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将学生工作考核权重的30%赋权就业工作、将就业状况以最大权重挂钩专业预警和招生指标,确保全校就业工作符合实际,就业工作全员参与、全过程发力、全方位保障。
问责于岗,从责任落实上护航就业。学校健全就业监测制度,横向形成“日上报—周通报—月对比—年评比”的节点目标管控机制;纵向形成“学生自查—辅导员核查—学院核准—学校督导”的数据监测保障制度。对于就业进展缓慢、就业工作不力的学院,校领导直接约谈院党委书记、院长,对于就业数据核查工作不彻底的学院和相关负责人,学校纪委给予问责,以制度管人、用责任成事,全力护航就业工作稳中提效。
【作者:任旭东,江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13/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