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快讯>正文

“赋能乡村振兴”专项计划|数智红乡促发展,陇东农业谱新篇

时间:2024-07-24 10:35:56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领导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4“百企千村万户-大国西部"实践育人项目“数智红乡,乡韵庆阳"乡村振兴青年调研团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行 10 人于7月15 日前往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展开学习调研活动。

庆阳,又称“陇东”,有着“陇东粮仓”的美称,被誉为“红色圣地、岐黄故里、农耕之源、能源新都”。庆阳市结合当地实际环境,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探寻乡村振兴新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带领地方人民脱贫致富。7月13日,调研团于线上召开有关三下乡日程安排、小组分工、工作内容和解决问题的筹备会议。会前,带队教师蔡一璇老师就调研方向和调研内容与实践团队进行交流,并提出指导意见。会上,队长马金元对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日程、小组分工、工作内容、前期资料的整理收集进行了安排。最后,团队成员对庆阳市的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路径、辐射作用、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供借鉴的经验等进行了交流。7月16日至17日,团队前往华池县调研“市级中药材科技示范乡镇创建”发展成果,以及深入了解“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余家砭村的发展方针与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

团队成员抵达庆阳站

01振兴乡村何处觅?刘家湾里寻真金

7月16日上午,调研团抵达庆阳市华池县刘家湾村,并针对该村的基本情况、产业结构、龙头企业等方面与村干部展开座谈交流。

与刘家湾村干部进行座谈

刘家湾村刘支书为实践队介绍了刘家湾村基本情况。据了解,刘家湾村拥有28.29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22户常住人口、以种植中药材、全膜玉米,养殖牛羊为主导产业、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在交谈过程中,团队成员得知到刘家湾村通过发展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实现167户脱贫户的加入;并按照配股分红的模式,实际带动已脱贫户增收;同时开办家庭农场,种植中药材,玉米等等作物;此外还建设光伏发电站,鼓励村民创业发展。团队成员还了解到,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积极带领村民种植中药材,通过采取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减轻劳动压力,创造额外收入等措施激励农民脱离贫困。

随后,调研团队有幸参观了当地的龙头企业——陇东恒锋药业公司。公司负责人热情接待了调研团,并在展览馆内详细介绍了企业的产业规模和产品种类。他们展示了丰富的中药材及其种子标本,让团队成员对中药材的种类和特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田间的深入交流中,负责人详细阐述了中药材的种植、采摘流程,以及企业的运作模式。他们还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中药材的挑选(人工操作)和加工过程,展示了中药材种子的筛选、分类及机械化制种技术。此外,团队还亲眼见证了中药材深加工生产线的高效运作,这些环节不仅提高了中药材的加工效率,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陇东恒锋药业公司在中药材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在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中的积极贡献。

展厅一览

02陇东药园藏百草,示范先行领风骚

7月16日下午,团队成员走访了位于华池县五蛟镇刘家湾村的陇东药用植物展示园市级示范点该展示园由庆阳市农业农村局主管,旨在培育庆阳市优势特色中药材产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带动当地的产业进步。

陇东药用植物展示园

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与展示园的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入交流,通过了解其建设目标和实施内容,实地考察了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和中药材标本展示室。实践团成员围绕“如何加快资源保护创新利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优势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主题进行探讨,从资源开发、品种保存、试验示范等多个层面与驻村干部和村支书进行交流。通过此次调研,调研团不仅深入了对陇东药用植物展示园的建设情况和发展前景的了解,也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参观完试验田后,调研团采取随机走访的方式前往了解农户参与刘家湾农业生产实际状况。在驻村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农户是如何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以及玉米生产管理活动,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了刘家湾农户“双重劳作、双重收入”的“致富经”。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刘家湾村终于实现了实业脱贫、迈入小康、踏上收入发展的新阶段。

刘家湾村坚持中药材生产与粮食作物生产双结合,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的模式。刘家湾村农业生产一方面坚持以村党支部为引领,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在龙头企业的领导下,农民以土地入股,同时在农闲时参与药材种植劳动,另一方面成立农民合作社,为农户进行玉米种植提供技术与知识支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农民土地流转分红与仰观天文俯首耕作的辛勤劳作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让刘家湾的人民笑了起来,让一首首乡村振兴的盛乐在西部大地上奏响了起来。

刘家湾村中药材试验田全景图

03三元盘活余家贬,双向振奋人民心

7月17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余家砭村。近年来,余家砭村在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治理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据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余家砭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全膜玉米、牛、羊、食用菌种植与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4.44万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53.28万元。

在农业方面,余家砭村坚持贯彻“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即农业废弃物作为资源在种植业、养殖业和菌业三个产业之间双向闭合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农业模式,能够进一步强化农业发展的资源支撑、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产业比较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体系。

在三个产业中,余家砭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尤其强劲。据了解,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余家砭村的现代农业菌光互补产业园种植基地采用“科技+农业”新型致富模式,引进两当黄波菌业公司实验露地栽培黑木耳,占地960亩的“菌光互补”露地栽培黑木耳试种成功,现有成品黑木耳等各类菌棒1000万棒,经过反复实验喜获丰收,预计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左右。

调研团与余家砭村干部合影

04巍巍子午峰连天,茫茫菌光蔽幽林

7月17日下午,团队成员跟随城壕镇王所长的步伐,来到了城壕镇华池现代农业菌光互补示范产业园,探寻乡村振兴示范村庄的农业发展智慧。

王所长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当地的“三元双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黄波菌业的发展状况,随后详细介绍了该产业园的基本情况,城壕镇现代农业菌光互补示范产业园由北京国电远鹏、陕西双昇、山西憬远共同建设,着力打造集“农业科研、菌种培育、示范种植、初深加工、农旅融合”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在对华池现代农业菌光互补示范产业园的实地考察中,调研团队深入体验了食用菌产业的全链条流程。首先,他们参观了储存冷库,这里整齐地存放着十多种菌类产品,每种菌类都有其专属的存储区域和精确的冷藏条件,确保了菌类的新鲜度和品质。接着,团队成员走进了种子培育冷库,这里以木耳种子为主,进行着多种种子的实验和培育工作,为未来的菌类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生产区,团队成员目睹了香菇菌棒在厂房中的有序排列,菌棒上覆盖着洁白的菌丝,呈现出生命的活力。王所长解释说,通过刺孔增加氧气供给是促进菌类生长的关键步骤,之后菌棒会被转移到大棚中,进行细致的养菌和转色管理,直至香菇成熟并准备上市,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半个月。在木耳种植基地,团队成员观察到输水水管遍布田间,了解到当地采用的喷灌和滴灌技术,这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最后,团队成员参观了特产区,这里展示了菌类产品的多样化深加工成果,不仅延长了产业链,也促进了产品多样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地区经济增长贡献了新的活力。

通过这次考察,团队成员对食用菌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流程和农业科技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满了信心。

走进产业园

参观示范基地

05驼铃古道秋风起,古镇遗思千古记

7月17日下午,实践队伍来到了余家砭村的骆驼城。该城由余家砭村投资建设,属于余家砭村旗下。该古城按照县委“以农促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以绥远古城(骆驼城)文化遗址进行保护开发为契机,布设古兵器陈列、堡子文化、范仲淹文化等展厅3处。立志于将打造成绥远寨城址历史展示中心,吸引游客观光游览。

据了解,该古城在原有基础上翻修了南边翁城门,还修建砖石砌护坡,并在北边新修2条观景步道,于城内建成观景台,配套铺装青砖观景台地面,外加硬化练兵场地面,并且对原城址内5孔窑洞进行加固维修。

团队成员重点参观了古兵器陈列展厅,每个人挑选了各自感兴趣的兵器,并向当地人员了解其使用方法与相关著名将领,随后在观景台上观察古城周围的险要地势,并了解古代的相关攻城器械。

最后,调研团按照古城的徒步路线进行研学,感悟古代将士的爱国精神。在徒步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骆驼城已经成功带动发展5户田园经济、实施15户人家的风貌改造、创建30户美丽庭院。初步实现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做到农旅融合。

在回城路上,政府人员向团队成员展望了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区、食用菌培训基地、绥远寨城址保护展示区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的未来。此次调研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农村的产业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单个产业,而是应该注重几个产业之间关联,实现循环发展和单个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以整体产业的完善助力单个产业升级。

纪念范仲淹

团队成员在骆驼古城的合影

本次的乡村振兴调研之旅,不仅是对刘家湾村和余家砭村农业产业的深入剖析,更是对当地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在这段旅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农业产业,尤其是中药材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从陇东恒锋药业公司的现代化生产中,我们看到了科技与农业结合的力量;从与农户的亲切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农业+文旅”创新理念的广泛认同;从对农业产业链企业的深入访谈中,我们共同探讨了农旅融合的可行性,激发了创新方案的诞生;从对骆驼古城的历史追溯中,我们汲取了“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兴文化”的智慧。

实践团队将携带着这次实地考察的丰富经验和深刻见解,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的思考和建议。我们将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深入祖国的山川大地,用敏锐的视角捕捉中国精神的闪光点,用倾听的姿态感受人民的声音,用敏感的心灵与时代同频共振,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通讯员:朱进荣 蒋季豪 赵嘉琳 李诗琪 马金元 代路彦 王怡然 顾子珺 郭书鹏 张钰颖)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