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快讯>正文

人工智能背景下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数字素养融合创新研究

时间:2023-10-31 21:35:22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自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以来,全球社会已进入了数字时代,其深远的影响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因为这不仅关乎学生未来的就业机会,还对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中国这个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数字素养教育如何与传统智慧相结合,如何保留和传承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一项重要而复杂的挑战。

  我国政府深刻认识到数字素养的关键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数字教育的战略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数字技术在创新、发展和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发展,深化创新教育改革,加快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政策方向明确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数字素养培养的紧迫需求,将数字技术视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力工具。

  一、数字素养的内涵

  数字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理解、应用和利用数字技术来获取、评估、创造和传达信息的能力。这包括数字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数据伦理等多个层面。数字素养不仅仅是狭义上的计算机技能,还包括能够有效使用数字工具解决问题、批判性思考和有效沟通的综合能力。在数字时代,数字素养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数字素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要,还在于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对于个体的职业发展、社会参与和个人生活都至关重要。培养数字素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数字化环境,同时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数字素养产生的影响

  (一)思维模式

  传统文化与数字素养之间的交汇,首先在思维模式方面表现得十分显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注重个体的品德、伦理和人际关系。这种价值观不仅奠定了数字素养的伦理基础,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处理数字信息和技术时的指导原则。传统价值观教导个体在使用数字技术时要考虑社会和道德责任,这有助于确保数字技术的应用不背离伦理标准,降低不道德行为的风险,如隐私侵犯或数据滥用。因此,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维模式,有助于他们更加负责任地运用数字技术。

  (二)创新与创造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背景强调创造力的重要性,包括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的发展。这种文化传统培养了中国人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更愿意探索新领域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在数字素养领域,创造性思维是解决复杂问题和推动新技术发展的关键。因此,传统文化所鼓励的创造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字工具和技术来创新。这种思维方式激发了年轻一代的创新能力,推动他们积极探索数字领域的新方法和解决方案。

  (三)跨学科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医学等,培养了跨学科思维的习惯。这种跨学科思维有助于培养综合性的思考和学习方法,这对数字素养的综合性要求具有积极影响。大学生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相互融合,更好地应对数字时代的复杂挑战。跨学科思维有助于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潜在影响,更好地解决跨领域问题。

  (四)持续学习和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不断学习、反思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这一价值观与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相契合,鼓励大学生不断更新数字技能和知识。传统文化的教诲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技术变革,不断适应新的数字工具和平台。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在数字素养领域保持竞争力,同时也激励他们思考自己在数字世界中的角色和责任,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数字社会并反思自己的行为。

  综上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为数字素养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智慧,有助于个体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数字技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思考能力为数字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更富中国特色。因此,在数字时代,融合传统智慧与创新的大学生数字素养提升路径应该注重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数字素养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数字素养的方式可以从多个层面展开。

  首先,儒家思想道德伦理观念与大学生数据伦理相互渗透。儒家思想倡导尊重他人、尊重师长、注重社会责任感。这些价值观与数字素养的伦理要求密切相关,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数据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儒家思想,学生可以明智地应用数字技术,确保数据的合法和道德使用,不侵犯他人的隐私,维护社会和谐。这种融合促进了一个更加道德和负责任的数字社会的构建。

  其次,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思维与数字素养的创新思维相互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如诗歌、书法、绘画等领域的发展。这种创造性思维可以与数字素养的创新思维相互融合,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学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其应用于数字创新领域。例如,他们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诗词、绘画等元素,创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数字作品,如数字化书法、文化创意APP等。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国文化的创造力,还推动数字素养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在创新领域的竞争力。

  再次,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数字素养的多元性相辅相成。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各种丰富的传统,包括儒家、道家、佛教、文学、艺术、医学等多个领域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具有不同的哲学、伦理、价值观和艺术表达方式。而数字素养的多元性要求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正好可以从各种传统文化中获取启发。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不同的传统文化,了解其背后的哲学和伦理观念,同时应用这些观念来解决数字社会中的各种复杂问题。这一融合不仅促进了数字素养的全面发展,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数字社会的发展中。

  最后,传统文化持续学习力与数字素养反思力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通过师长传授的知识,还是通过自我修养和反思的方式。这种学习精神贯穿于中国的教育传统。大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中的持续学习精神,不断提高数字素养,同时数字素养的反思能力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他们可以将这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一种综合素养,使他们不仅能够应对数字社会中的挑战,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融合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数字时代中更加自信和有影响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数字素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数字素养培养中,可以实现更全面的教育目标。这一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具备数字技术技能的学生,还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数字素养相结合,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同时将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创新力融入到数字创新中。

  四、人工智能时代下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数字素养融合创新路径

  在教育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数字素养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一融合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策略和方法来实现,以实现更全面的教育目标:

  (一)重视课程设计

  重视课程设计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数字素养融合的重要一步。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重新审视课程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数字素养培训中。这包括将中国传统价值观、伦理观和文化元素融入到数字素养相关的课程中,如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课程。这些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数字领域中保持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例如,计算机伦理课程可以涵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如尊重他人、尊师重道、尊重长辈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价值观念来思考数字伦理和社会责任,确保他们的数字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此外,将文化课程与数字素养课程相结合也是一种方法。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学习传统文化,如中国绘画、文学和哲学。他们可以使用数字工具来研究和展示传统文化的元素,从而培养数字技术技能和文化传承。

  (二)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方法在融合传统文化与数字素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促进他们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同时培养数字技能。教师可以采用案例研究、项目驱动教学、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方法,以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与数字素养相结合。例如,学生可以使用虚拟现实眼镜探索古代文化场景,或者使用增强现实应用来解释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艺术作品。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

  (三)提倡跨学科教育

  鼓励跨学科教学方法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字素养融合的有效途径。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组织跨学科项目来实现,使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整合,鼓励学生综合思考和创新。例如,可以组织计算机科学学生与文化研究学生合作,开发数字化文化项目,如虚拟博物馆或数字文化展览。这些项目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技术技能和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跨学科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将传统文化与数字素养相结合,还鼓励他们跨足多个领域,为复杂的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四)引入互动学习资源

  引入互动学习资源是促进传统文化与数字素养融合的关键因素。数字化技术提供了多样性的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理解深度,以及数字技能的培养。虚拟博物馆和在线文化遗产资源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探索历史遗迹和文化实践,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线讨论论坛和全球合作平台让学生能够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和专家那里汲取不同文化的观点。多媒体教材和互动式学习工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学习体验,还提高了信息检索和数字技能。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对文化与技术融合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这些资源鼓励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表达,例如制作数字故事或文化展示,从而激发创造力,同时提升数字技能。通过引入互动学习资源,传统文化与数字素养的融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也为文化保护和传承打开了全新的可能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五)强调伦理和价值观培养

  强调伦理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传统文化与数字素养融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个方面的强调有助于培养具备伦理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使他们能够更明智地应对数字时代的伦理和社会挑战。学生应该接受数字伦理教育,深入思考数字技术的伦理问题,并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如尊重、和谐、忍耐等,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活中。伦理讨论、社会参与和国际维度的理解都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伦理和价值观,同时教育者的示范和指导也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综合这些元素,学生将不仅具备数字技术的技能,还具备了解伦理问题和价值观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有能力在数字时代做出明智的决策,维护伦理原则和传统文化价值观。

  五、结语

  在教育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数字素养是一项充满挑战但极具价值的任务。为实现这一融合,教育者可以采用一系列策略和方法。制定综合课程、创新性教学方法、提倡跨学科教育、引入互动学习资源以及强调伦理和价值观培养,都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教育体验。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数字技能,使他们在数字时代更加全面发展。通过这一综合性的教育,学生将具备深刻的文化理解、跨学科思维、伦理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这将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社会意识和文化尊重的全面发展的个体,有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为社会和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因此,传统文化与数字素养的融合既有助于文化传承,也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未来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田小霞系河南科技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数字素养与终身学习研究;朱亚成系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全国教育规划项目主持人、国家民委教改项目主持人、西藏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四川体育科学》编委兼外审专家,主要从事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本文系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青年项目“基于CIPP模型的陕西省学校体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3Q0296)阶段性成果。】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