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这些战略目标,我国必须在新时代努力构建创新性的体育发展机制,为了能够更好、更快、更高效的完成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和建设体育强国,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完成这一战略目标的战略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一词和始终将高质量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到了党的二十大,将“高质量发展”具体到了教育发展中,提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中提出“到2035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发展战略目标。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对青少年体育事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有利于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推进,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后备人才。然而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体育价值认识不足,青少年体育发展缺乏内在动力;体育市场管理欠缺,青少年体育市场责权划分模糊以及体育资源匮乏,青少年体育发展缺乏基础物资保障等现实问题。有鉴于此,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加强体育健康思想建设,树立青少年正确体育价值观;国-社-校-家“四位一体”,协同发展青少年体育发展;科学规划体育场所建设,加强青少年体育资源整合等推进策略,旨在为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
(一)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健康与成长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复兴。据数据调查,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然而我国青少年体质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却呈下降趋势,近视、生长发育、心理等问题层出不穷。而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发育,锻炼青少年健康体魄,更能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素质和集体责任感等优良品质,同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素质的培养对于青少年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承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体育运动,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总之,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对于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实现教育公平、建设健康中国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二)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体育教育事业的全面推进
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能够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大会上强调,现代教育要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实施创新性教学。在传统体育教育中,往往过于注重体育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引入青少年高质量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促进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使教育更加符合青少年的需求,从而提升教育的效果和质量,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运动,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对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正具有积极作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改革历程中的战略要求,也是推进体育教育事业进程的内在动力。
(三)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我国体育相关战略的实施
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贯彻体育强国策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体育强国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加强体育建设,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促进国家和国民的全面发展,而人是这一重大历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者,“少年强则国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是体育强国这一战略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此,国家极其重视青少年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放在提升国民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位,提出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主义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2035年远景目标,并指出“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将青少年作为体质健康干预计划中的重要群体,战略任务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体系,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由此可见,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二、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体育价值认识不足,青少年体育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在家庭教育层面,我国属于应试教育模式,面对升学压力,这种模式使大多数家庭忽视甚至是将体育视为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绊脚石,导致青少年们被要求将自身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文化学习上。因此,错误的认识,让本该被重视的体育价值遭到忽视。在学校教育层面,每个人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都要经历中考和高考两次重大考试。因此,相较于文化课的课时,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就显得不值一提。体育课在校园内不仅课时少,有时还会被征用进行文化课的补习,使得青少年能够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因素。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引导,那么体育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展也将会是举步维艰的。
(二)体育市场管理欠缺,青少年体育市场责权划分模糊
我国实施举国体制,即使如今倡导简政放权和管办分离,但也存在相关部门职权重复、管理界限责权划分不够明确等问题。管理权限的分配不均容易导致体育竞技市场运作的混乱,从产业利益方面来讲,体育市场中的培训机构缺乏自主的管理能力,就会影响其利益的获取,这就会导致体育市场中的培训机构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改革进程,使得体育的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面对国家政策的颁布,一些培训机构的兴起只是为了抓住的体育商机,培训机构的开立是否符合国家体育培训机构标准、其师资力量是否有所保障、体育培训课程标准是否到位成为青少年校外体育质量发展的规范化的隐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相关部门职权重复、管理界限责权划分不够明确等问题。管理权限的分配不均容易导致体育竞技市场运作的混乱,从产业利益方面来讲,体育市场中的培训机构缺乏自主的管理能力,就会影响其利益的获取,这就会导致体育市场中的培训机构更不上市场经济的改革进程,使得体育的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
(三)体育资源匮乏,青少年体育发展缺乏基础物资保障
国家和政府对于体育事业仍有很强的干预,我国举办的很多大型体育赛事,不管是聘请优秀的教练还是高配置的体育器材,其经费也大多是由国家进行承担。这就使得国家赛事经费来源单一,国家财政压力较大,体育系统不能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一旦国家财政紧缺,那么体育系统将不能有效的正常运转。社会上因一些的体育公共设施被占用,青少年与中老年人发生争执的事件屡出不穷,这也侧面反映出体育公共设施的分配无法保证青少年日常活动的需求问题。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器材的缺少,对于校园体育课程的多样性有一定影响,课程单一,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性,教学内容不能进行有效开发,这也会进一步降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阻碍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
三、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策略
(一)加强体育健康思想建设,树立青少年正确体育价值观
青少年是竞技体育的后备力量、体育教育事业的人才基础、群众体育事业的基础人群、市场体育事业的重要消费群体。青少年是体育事业各项未来协调发展的纽带,决定着我国未来体育事业发展质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新时代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完成的内在要求。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加大校园和社会体育价值观宣传力度,鼓励强少年参见课内外体育活动,强化体育育人思想,加强立德树人和校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完善体育思想构建体系,为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体育协会发挥最大作用协调社会各单位进行体育赛事的组织,调动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国家颁布政策法律对社会民营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助力,鼓励体育市场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为全民健康发展策略服务,全面开展体育培训项目,拓宽就业者的渠道,是运动项目不仅仅局限在大众体育项目中,满足青少年体育全面化发展的需求,让青少年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二)国-社-校-家“四位一体”,协同发展青少年体育发展
多元化治理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国家在政策和立法上进行管理,其他方面进行支持者和服务者的角色,间接进行竞技体育事业管理,不涉足具体的事物。社会方面应遵循市场机制,通过投资、赞助等方式进行体育事业发展支持。学校和家庭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尽可能满足青少年在校园内进行体育活动的需要。家庭是发展青少年体育的核心层,是激发青少年体育意识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也承担着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监管责任。学校大力开展非营利课外体育活动,健康组织需进行表率作用,作为非营利的组织者,对校园课外活动进行赞助,加强校内外互补也是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方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要协同治理青少年体育,责任互担,相互协作才能实现青少年体育高参与、高质量、高普及的推进。
(三)科学规划体育场所建设,加强青少年体育资源整合
国家政府部门对于发展青少年体育建设要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确立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青少年公共体育发展策略,明确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积极为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多方位整合资源,鼓励社会赞助、投资国家青少年体育赛事的举办。通过相关机构进行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合理规划青少年运动场地需求。在“全民健身”视域下,国民健身活动广泛兴起,这就造成“场地不够”,“场地太小”等问题。人均需求量大,体育健身活动场所需要继续大量扩充,科学规划建设体育活动场地与公共设施来保证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需要。在社会中也会因为各项目的分配不均导致体育公共设施利用率低,省市体育馆除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随设备齐全却不能满足青少年日常活动需求。所以,要加大各地区体育公共资源开放率,制定相应管理规章,科学利用体育场,为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四、结语
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完成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然而,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靠国家力量就能轻松完成的。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体育教育事业和全面建成体育强国的基础性作用。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国家体育强国策略,树立正确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秉持新理念始终站在建设体育强国创新性理念研究实践的前沿。其次,优化国内体育市场管理体制,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体育市场管理机制,调动各组织协同治理,规范体育市场管理,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最后,加大体育资源整合与利用,国家进行相关政策与法律支持,鼓励社会组织赞助国家青少年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为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保障,为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作者杜忠元系西藏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运动训练、青少年体育、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李绪稳系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研究;朱亚成系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全国教育规划项目主持人、国家民委教改项目主持人、西藏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四川体育科学》编委兼外审专家,主要从事学校体育学、青少年体育、西藏体育教育研究。本文系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2023年度重点课题“西藏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与效果研究”(课题批准号:XZEDKP23001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