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不是放松,减负还需提质。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着教学、教研的创新发展。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中学积极拥抱教育信息化,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目标,实践指向“理解性学习”的学教方式变革,坚持系列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培养,打造高效作业及高效课堂。基于此,富春中学率先在数学学科开启了一场作业创新的尝试与探索。
校本作业走“新” 更走“心”
富春中学数学组的教师们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心编制符合学生学情的校本作业,生成课后的“题卡作业”,作业打印后下发给学生书写作答。
老师仅需批改填空题和主观题,改好的题卡放入智能扫描仪,即可完成保留教师批阅痕迹的题卡的智能识别。
“我们不用让组长统计,就能快速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八年级数学学科备课组长孙丙中老师提到。此外,孙老师也发现学生们在快速完成作业的同时,答题越来越规范了。“学生们知道这个作业卡要用扫描仪去扫,家长都能看到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也算是帮我们监管学生了。”孙老师笑称。
在章节复习和阶段综合复习时,孙老师都会调取查看以往作业中产生的薄弱知识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八年级数学组教研会议上,通过各班学情对比,也能让教学研讨更加有的放矢。
让讲评更高效,让错题能解决
在七年级高级教师胡育青老师的一周课表上,有3节课会进行错题的集中讲评和巩固再练,扫描后生成的报告便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往批改完作业,我们只是大致知道哪些题错的多,现在就有精准的数据做支撑。”讲评课上,胡老师直接调取高频错题进行原错题的讲评,也会视情况根据系统推送的相似题做举一反三讲解。
复习时,胡老师还会在系统里根据统计情况将高频错题重新进行统一收集并制作成试卷,在课上下发给学生重新练习。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错题情况,每周末再针对性巩固复习一下。”课上讲评、原题再练、周末巩固,三位一体的错题闭环链路,让胡老师班级的知识点掌握程度有了质的飞跃。
数智赋能,推动教育技术日常化
作为杭州市富阳区首批数字化学校试点学校,富春中学始终走在大数据智慧教育探索的第一线。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全校都在积极探索作业减负提质之道。学校副校长史占峰表示,作业从以往的两三页练习册转变为只有十几道题的一页纸,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学生做作业的时长,也能促进老师更精准地根据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教学学情选择最合适的习题。
在教师精准掌握学情的同时,家长也能清楚地了解孩子的知识点掌握程度。“现在的作业家长会时常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家校之间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了。”
自11月应用智慧作业系统以来,富春中学已经采集作业9043份,基本实现常态化日频作业采集。减负以致远,提质创未来,让作业跳出固有模式,于高处立,向远处行,以“让优质学校走向卓越”为核心,坚持追求“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质量观”,富春中学正勇往直前行走在探索数据赋能的道路上,让智慧之花灿烂绽放。